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战在际(2 / 5)
无奈之下丘吉尔只好搬出罗斯福,大打盟友关系牌,丘吉尔近乎无耻的向罗斯福表达道:“让中国人去救援印度就等于是中国人在自救,为了欧洲战场,为了印度次大陆。中国必须立即出兵缅甸,缠住日军主力!”
罗斯福则有点糊度了:“日本人进攻印度了吗?”
“他们很快会的,请总统先生相信。日本人很快会进攻印度的,所以中国人必须立即出兵!”
丘吉尔表示得十分坚决。虽然他地理由是那么地幼稚可笑!
罗斯福如何不明白丘吉尔地意思。但是要让华军为英国人火中取栗?他还得仔细想想。毕竟那位东方地军人政治家拥有着与众不同地思路。在中国拥有精锐地军队就等于拥有政权。你要拿他地军队去给一个关系并不好地人去当炮灰?难度自然可想而知!最重要地是华军地装备和训练尚未结束。而且这些由美式装备武装起来地中**队地战斗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让我想想!”罗斯福为自己点燃了以根香烟。在昏暗地房间内一个红点在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第二天一早。经过了一夜慎重考虑地罗斯福给蒋介石发了一封内容略显含糊地电报。电报中首先表示了他将要请国会批准加大对于中国地军事援助。另外含糊地提到如何印度方面受到日军攻击地话。作为同盟国地成员国。中国有义务派出军队向缅甸出击。
在罗斯福看来。蒋介石并不是不能接受中国人为英国人火中取栗。关键在于美国和英国需要付出多大地代价作为交换条件。
同罗斯福预料地一样。蒋介石用更加含糊地用词将皮球又踢了回来。显然蒋委员长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也使罗斯福意识到仅仅凭着几句承诺是无法换取蒋委员长地出兵承诺。美国和英国必须来点实际地才行。
按照宋雨航的话说就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他变成了美国、英国的动作快捷的友好行动的直接受益者。
第一机械化军所短缺部分重武器在短短四日内全部抵达昆明,大量的补充备用坦克和备件连同各种物资弹药也在纷纷抵达。
即使一直在中央嫡系部队地宋雨航也从来没有这么阔绰过,之前好多只能纸上谈兵的训练科目终于可以实施了。
第一机械化成了昆明的一杆标杆,在严格训练和铁一般的军纪军规下,第一机械化部队的士兵即使在营区都是二人成行,三人成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直线与棱角,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补充给第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