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二章 我道(下)(3 / 5)
到执事掌,评定历练等级;历练被评为优,有奖。历练被判定为不合格,先是历练者去执事堂自辩,再酌情处罚。
很快,第一批弟子组成十余个小队,66续下了山。
此后三两年,内门试练年年搞,俨然成了惯例。
太一宗这些后天境以上的内门弟子外出历练,沿途留下了数不清的遇仙故事,不出所望的带动了武源大6的人对“道”的热忱与向往。
从此,“道”,在武源大6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就连寻常人家的深闺女子,也是以说道、辨道为荣。
当然,武源大6上的“道”,并不是指“天道”,而是沐晚这些年来的所悟与所得。
说白了,现而今,街头巷尾的议论不绝于耳的就是她沐晚感悟到的道。
也有不少人千里迢迢的赶到太一宗山脚求道。然而,浓雾如旧,他们在山脚辗转流连,却山门朝哪边都不知道,最终只能失望而返。
也有不少人长跪于山脚,试图以此求得一丝垂怜。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哪怕这些人不吃不喝,直至跪到昏厥,浓雾里也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走出一两个人来。
不过,人们也没有完全猜错。当山门外有人长跪于地时,山门里确实是有不少太一宗的弟子过来观看的。
他们由此而分成了两派:
一部分弟子认为,这些人能在山门外一跪就是数天,甚至跪到脱力,足以证明他们的向道之心。宗门应该接纳他们;
而更多的弟子则认为,门规的第一条就是‘仙不扰凡’。山门外的世界,就是凡人界。外面的人爱跪就跪,那是他们的自由。宗门干涉不了,但是宗门自有收徒的规矩,不能因此而坏了门规。更何况,此例一开,以后人人效仿,但凡有点什么要求,就跑来跪山门,宗门顾得过来吗?
两派在山门里,为此争辩了好几次。每次都吵得不可开交,直到外门管事过来调和。
一而再,再而三。眼见着参与争辩的人越来越多,外门管事吃不住了,不得不上报掌门。
沐晚听完,冷笑道:“没想到我们宗门里还有这么多心地‘纯良’的大好人。下次他们争辩时,你把主张接纳的那些弟子记录下来,将他们都打出去历练。记住,这些人不准放出入令牌。他们若是真正反省了,自然能找到山门。”
吃我的,穿我的,学我的道,却把我立下的门规当摆设,哼哼,我道可出不了这样的大圣人。
经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