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苏联不会出手(2 / 4)
特,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能让我们看到资产阶级的团结性。估计美国能拉出来一批工业国的军队杀到波斯湾,我们一个国家打全世界么?”
见到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沉默不语,谢洛夫低声道,“被贪婪吞噬的国家太多了,局势要一点一点改变,实际上美国连科威特被吞并都接受不了了,沙特一旦被吞并,北约会和我们拼命的,我们要赢,不是要和美国一起去死,要理解这一点。”
将科威特这个战果保住,谢洛夫认为世界第一强国就会易主,而且是公认的易主。到时候苏联的影响力、国家威望和现在都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并不想让苏联把科威特收入囊中。趁着这件事热度还在,亲自出手要夺回去,苏联则不能让美国这么做。美国可能认为苏联不会直接出面和美国对抗,而是复制越南战争的模式,可为了石油,美国就算是知道也要往下跳。
如果越南战争能复制的话,事情就简单了。谢洛夫有病才会让苏联自己流血去和美国对抗,可能现在美国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技术进步到了不会让越南战争重演的地步。也是海湾战争之后美国人自己猜意识到了这一点。
可谢洛夫认识到了,两伊不可能挡住美军,只有苏联才能在正面交锋中挡住美军。
“好吧,我们现在还是尽量把两国的军队补充,阿富汗囤积的军备正在运抵两国,巴格达和德黑兰也正在布征兵令扩军。”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换了一个话题道,“如果这批军备全不能利用上,两**队能达到一百五十万左右。是一直庞大的军事力量。”
两伊联盟一百五十万大军,放在任何地方都算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了,可不是装备了苏联坦克的军队就叫钢铁洪流,苏联还有庞大的武装直升机群和天空的战斗机群一起推进。
连续几天时间,全世界的焦点都在波斯湾地区,对苏联来讲,好处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石油价格在触底之后开始大涨,苏联的财政收入开始增高。
坏处是这次苏联和美国的沟融没有结束,相反,莫斯科和华盛顿开始派出使团访问其他各国,美国是希望得到盟国的军事支持,苏联则希望以外交压力来解决问题。在巴黎、在波恩、在伦敦,这场外交战不断转移着战场。
苏联的目的很简单,希望欧洲在接下来可能的对抗中置身事外,把问题交给美国。这个目的没有全部成功,法国没有明确要配合美国,但是英国的态度非常明显。
“涉及6地的战争,美国不准备几个月是没有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