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天上掉馅饼(2 / 4)
热烈的讨论。是不是应该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谢洛夫,似乎一下子成了比较现实的问题。
很快,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委婉的决绝了这种提议,表示总书记高风亮节,并不在乎这种虚名,而是真正的为了欧洲的和平进行考虑等等。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总书记被这种题意恶心到了,他有的是钱,不谦虚的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单独的财团都有钱,犯不着拿着这么点奖金恶心自己。
这部狗血剧,欧洲各国虽然都表达了很大的诚意,可谢洛夫不想陪着这些人演下去。所谓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还是拿去给别人吧。
在共青团真理报刊登准备撤军的消息三天之后,谢洛夫正式对撤军的消息进行表态,“消除欧洲两大阵营的隔阂,是苏联一直在追求的事情。一个分裂的欧洲和世界,不符合各国的利益,而且苏联现在相信,东欧的盟国现在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我们的盟国不再是三十年前,那些弱不禁风的小伙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展,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谢洛夫在当着苏联全国的电视讲话中道,“当然这不代表苏联会任由自己的盟国被威胁,一些对苏联怀有敌意的国家,前往不要因为苏联的善意产生误判,我们要强调的事,能够践踏苏联尊严而不付出代价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
“关于北方集群撤军的时间,和中程导弹条约履行的时间一致,我们将在两年内削减驻波兰北方集群中三分之二的兵力,并且在未来几年安排好这些士兵的归属,这点不论是涉及部队的士兵,还是家属都不需要担心。”
多年以来,谢洛夫学到的事情就是不要把话说死,尽量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说话。对于苏联北方集群撤军的两年时间,之所以通过讲话和中导条约的时间挂钩,那是因为谢洛夫迫切需要在两年内解除中程导弹对苏联的威胁。但还不能明说,只能通过撤军时间进行捆绑来诱惑西欧国家对美国施加压力,尽快实行销毁。
至于北方集群回国的安排,在表态中就更加模糊了,未来几年来解决?一年以上九年以下都叫几年,那个时候中东一定早就打起来了,北方集群一定还有用处。
苏联**中央总书记的正式表态,表明苏联是真想要撤除驻扎在波兰的北方集群,北方集群虽然没有西方集群兵力多,但也是处在苏联第二梯队进攻的三十万重兵集团。和西方集群一起给联邦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今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曙光!”法国总统密特朗公开的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