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全球救火(2 / 4)
保障,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出现大事故,什么走到半道船沉了的事情,从没有生过。
当然偷渡产业因为是克格勃在运营,自然也有苏联国企根深蒂固的毛病。比如为了完成每年的指标,同时还要取得看得过去的增长率。每次到临近年底的时候,克格勃会为了完成指标无视利益,无偿偷渡把今年的计划任务补满。
几十年来,作为偷渡产业的巨头,至少有一千万人被克格勃送到西欧,过非洲偷渡美国人数的两倍,这点赚着血汗钱的总书记可以理解,大西洋确实是比地中海宽了一点。
“继续,总有一天会用的上。”谢洛夫看完了报告,对切布里科夫大将勉励道。有利的条件很多,因为土耳其出现过饥荒,作为欧洲唯一一个吸收过土耳其劳工的联邦德国,在那次饥荒中再次接收了不少土耳其人。法国则因为阿尔及利亚没有独立,情况比联邦德国看起来还要严重一点,英国因为巴基斯坦被印度灭掉,同样吸收过不少巴基斯坦的富裕阶层。
简单来说,欧洲主要国家的非法移民都比历史同期严重的多。其中的原因不太一致,英国因为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法国因为阿尔及利亚的利益。联邦德国因为和土耳其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可后果是相同的,就是欧洲多元化进程大大加快。
副作用也不是没有,比如不少国家的右翼势力增长度也很快,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达席卷欧洲的地步,排外的声音已经隐约出现。这点各国都是如此。
“克格勃边防军的工作非常繁重,别让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出现。”谢洛夫淡淡的吩咐道,感谢多年来欧美把苏联的形象塑造的这么黑暗,一般非法移民对苏联毫无兴趣,何况苏联本身也不是移民国家。
切布里科夫大将点头,他一直看着克格勃的偷渡产业越做越大,让这种事情出现在自己国家才见鬼了,谁会花上几十年时间做这种看起来没效果的事情?可能除了自己眼前的总书记,没人有这么长的耐心挖对面墙角了。
苏联什么地方克格勃的存在感最大?卢比杨卡?苏联校车?其实还有第三个地方,苏联克格勃强盾利剑标志销量最大的地方,是苏联广大的南部边界上。简直可以当贴纸使用,当地的克格勃边防军就怕邻国不认识自己,沿着边界帖的到处都是。
这和克格勃边防军人数不足也有关系,不到三十万的边防军防守这么长的边界,为了减少工作负担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主动和邻国的边防部队改善关系。
让切布里科夫下去,总书记打着哈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