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总书记的想法(2 / 4)
上,才狠狠地咒骂道,“里海虎,这一次你这个混蛋又赢了。”
要不说总政委怎么是人生赢家呢?此时请忽略从主席办公室传出的切菜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持续了五分钟之后,五十二项人事任免、三百九十七个批捕令,一百二十八个死刑核准都在主席印章之下得到批准。
截止到今年,谢洛夫终于做到了一件他一直努力了十几年的工作,在苏联的所有人口过十万的城市建立了全面的监控体系,接通了全部网络,建立了全国无死角的手机信号塔。
“这才对么,才稍微有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样子!”感觉手腕酸痛的谢洛夫自顾自的对茨维贡副主席道,“涉及三十五个国家的土地购买计划,就交给你去执行。货币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利益不仅仅体现在一张纸上面。我没有别的要求,日本的土地购买一定要谨慎,这点决不能含糊。还有股票……”
随着日元急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随后,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只要广场协议签订,这些事情就必然要生,谢洛夫要提早几年开始布局,总政委一直都十分贪婪,事到临头在开始布局根本赚不了多少,还容易被美国人现。至于短时间内得不到收益那没关系,可以先放着。
有人说日本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哪个靠卖股票和房子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别的不说,日本能养得起五百万军队,十万辆坦克和三百搜核潜艇么?养不起,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才是正常的国家,虽说这个正常的领域仅限于经济。
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日元兑美元是一比二百四,之后不到三年就变成了一比一百二,也就是按照美元算,三年内日本的经济规模就翻倍了。实际上日本的经济规模还是那些,结果却在账面上反了苏联。如果勃列日涅夫把卢布定成换两美元,苏联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反美国了?
对茨维贡讲了几点要求之后,谢洛夫打着哈欠继续看情报。和他这种悠闲生活相比,安德罗波夫现在可忙多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在全力工作,成立工作组前往全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