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美苏动作频频(2 / 4)
好东西非常多,伊朗后来的原子能工业基础是什么时期有基础的,当然是没有收到封锁的时期,就是美国出口的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
伊朗经济以年均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产值十七年增加了十五倍,城市化率提高到一半。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伊朗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轻重工业体系,并进一步开始发展原子能、电子工业。当然这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雇佣的美国高管月收入一万美金,伊朗本国的工人月收入四百,最重要是因为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很好,所以伊朗的美国高管多的不像话,很容易就能被普通的伊朗工人发现。
“那好,一些美国的机器和最新技术,你趁着伊朗证据大乱的时候去掠夺,安德罗波夫同志会联络伊朗的亲苏党派,至于我,则负责指挥对伊朗的军援。如果美国人来了,就把伊朗变成另外一个越南,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干掉他们,结束已经快三十年的对峙。”乌斯季诺夫冷然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谢洛夫也点点头,不过他并不同意乌斯季诺夫的看法,这位国防部长还是有些太乐观了。美国的潜力还是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目前失业率仍然非常高,越南战争的阴影没有消散,再次进行跨洋作战不说完全不可能,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伊朗国内有美国人的雷达站一直盯着我们的南部,否则我也不会用十几年的时间才攒够攻击土耳其的军事物资了,这次正好一并捣毁。估计美国人这次想要帮巴列维翻盘的话是非常难的。”谢洛夫呵呵一笑道,“我个人必须感谢美国人创造出来的革命条件,现在则轮到我们苏联人利用革命条件革命了。”
谢洛夫并不是在说谎,伊朗现在的革命条件确实是美国创造出来的,美国这个国家因为是两党制,每一届政府的政策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比较精分,虽然不足以影响到全球的大范围政策,但是每次换届都会影响到一些小国家。比如说把中国丢了的炮党,不就是因为支持杜威,被杜鲁门直接断了后援么。当然就是不断后援,那种寄生虫一样的政党也迟早要完,早两年和晚两年的区别而已。
巴列维复制了花生米的悲剧经历,美国大选中,国王投注在共和党的福特一边,不想新上台的居然是民主党的卡特。这就尴尬了,巴列维赶紧出访盟国,从此后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政府频频给伊朗国王施加强大压力,认为既然伊朗在经济上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那在政治上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由此引申要求开放,让伊朗改革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