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接见请愿者(2 / 4)
联还是负面影响。苏联大使馆被要归国的人群围困消息马上传遍世界,在古巴偷渡事件之后时隔几年。在美国收到了广泛的报道,在多勃雷宁和人群谈判之后,谢洛夫表示可以开一个对话平台,看看对方要说什么,但是归国的事情先不要答应,看事后的发展再做处理。
“总书记,我的意见是低调处理,在我们两国进行最高谈判的时候,可以进行对话,但不要对美国进行抨击。你认为怎么样。”谢洛夫拿着电话问道。
“没什么问题,我们也不要在这件事上逼迫美国,没想到会碰到这件事,卡斯特罗给我们找了不小的麻烦。就这样……”勃列日涅夫把手机关掉,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继续在尼克松的家中做客,作为对尼克松的回礼,勃列日涅夫送给了尼克松夫妇两部手机,也半开玩笑的问美国要不要仿制?
“有些话我们不能说,但是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要说什么,我们可管不到。”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亲自下了批示。
塔斯社的戈留诺夫社长的亲自过问下,对苏联大使馆被围困的事情进行了简短的报道,口气十分正式,说明了这些在美国东欧以及苏联人想要归国的愿望。而克格勃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联络了克格勃驻各国顾问部,则散布更加具体的言论,说这些登陆美国的群体普遍过的比较失败,里面充斥着各种罪犯和妓、女,处在美国社会底层无法生活,所以才想要回国,这当然是谢洛夫授意下做的。
华约国家普遍仍然处在各国的监管当中,消息上自然是不便利,尤其是和国外的渠道,更是各国情报部门重点防范,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自然无法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克格勃的假宣传部工作。
这些还在本国的人,民族自豪感都比较严重,听到这些充斥着犯罪者的群体要回国,正在苏联大使馆请愿,第一个反应就是绝对不行,这些去了外国的人,一旦在外国混不下去了就要归国,国家是什么?是垃圾场么?什么人都要?
民主德国、波兰以及保加利亚一些报纸,很不客气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报纸上呼吁苏联不要手软,不能让这些人回来,“作为苏联的最高安全干部,我们都知道谢洛夫总政委在安全领域的成绩,这次我们希望谢洛夫总政委不要在压力下犯错误。”民主德国的一家报纸公开对谢洛夫喊话,让冷酷无情的苏联强硬派领导人不要屈从压力。
东欧的冷嘲热讽马上被美国人知道了,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反驳东欧报纸对美国的攻击,不过在勃列日涅夫访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