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时代1958 > 第六百二十章 苏伊条约

第六百二十章 苏伊条约(3 / 4)

大林也不能改变这一点,于是就出现了二战后苏联从伊朗撤军,放弃希腊革命。当时的苏联战略是一边经济上赶超,一边在部分领域维持与美国的平衡,而在欧洲则维持优势,总体而言采取的是一种大陆上对美国的拒止战略:所以才有军事上苏联坦克炮兵的强势,航天和核武器上的均势,以及海军的守势,苏联红海军其实主要采取壁垒海域策略,谋求保护自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他们长期没有航母,根本就未曾想过要在大洋上和美国舰队决战什么的,这都苏联自身的实际实力决定的状况。

这不代表苏联什么都不会做,一直承认美国是世界霸主,当苏联认为自己实力已经可以的时候,主动进攻就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是美国国内一片哀鸿遍野的时候。

勃列日涅夫现在就恰好遇到了美国一身问题的时候,作为一个很实际的人,勃列日涅夫不想谈什么国际主义,这个时候趁机给美国人几刀是最好的选择。按照谢洛夫的话就是顺风笑嘻嘻,逆风你麻痹。

在勃列日涅夫回到莫斯科之后一个月,伊拉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侯赛因?阿尔拉迪访问莫斯科,对于这个新生的盟国,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和柯西金都非常的重视,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都看到了战略方面的极大改观,而柯西金更注重于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千万规模的人口,类似于叙利亚和伊拉克虽然自然条件并不算最好,但也比埃及强得多,两国都存在着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耕地和水源都不算太差,比扶持只有石油的沙特要容易得多。

侯赛因?阿尔拉迪刚刚到达莫斯科,就受到了莫斯科几十万民众的欢迎,随后苏联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全体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表达对这位伊拉克新统治者的支持。

“我和谢列平主席,柯西金部长会议主席相信,伊拉克一定会在侯赛因?阿尔拉迪同志的领导下,成为一个民主、富裕的伊拉克。苏联共产党以及苏联人民会成为伊拉克人民最好的朋友,以及坚实的后盾。”勃列日涅夫在欢迎侯赛因?阿尔拉迪的讲话中这么说道。

侯赛因?阿尔拉迪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十分感激,表示伊拉克将是苏联最为可靠的盟友,两国的关系是任何外力都不可能打散的,整个克里姆林宫掌声如潮,让侯赛因?阿尔拉迪十分激动,伊拉克共产党终于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这让他这个经过艰苦岁月的第一书记十分感怀。

随后勃列日涅夫和侯赛因?阿尔拉迪代表苏联和伊拉克,两国两党签署了苏伊友好同盟条约,谢列平表示将帮助伊拉克进行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