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骄傲的法国人(2 / 4)
作为交换的实习机会,谢洛夫以克格勃的名义提供了三千台阿尔法电话系统,作为给阿尔巴尼亚安全部门的援助,同这个小国的一二号人物见面之后,苏联克格勃的代表团便完成了正式任务,剩下的时间则是参观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这个国家哪有什么经济建设,他的经济建设一直都是等待援助,在外国顾问的指导下干活,以前是南斯拉夫,后来是苏联,现在则是中国。”谢洛夫对身边的卡德波夫将军说道。
卡德波夫将军身为秘密警察总局局长,来阿尔巴尼亚实习的后备干部,都出自于这个总局的认可名单当中,从职责上来来讲,也确实是秘密警察总局最适合做这件事。
“我们需要在这里收集中国援建的消息么?”卡德波夫将军低声问道,对着苏联最高安全干部进行请示,有机会的情况下,克格勃的干部总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谢洛夫沉默了一下,看着远处的工地摇摇头道,“不用估计收集情报,只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自然能看到我们需要看到的一切,这毕竟只是一个不到三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只要善于观察,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秘密。至于中国的援建,和我们没有关系。”
革命援助,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特殊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者,为摆脱孤立局面,苏联建政伊始,即致力于援助和输出革命;二者,本身从理论到实践都以阶级为立足点,自然也就带有超脱国家和民族的世界性。于是就变成了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兄弟关系。所以一系列在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援助计划,在苏联和中国的手上纷纷出炉。
国际义务这个东西,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有点像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思,一直到现在,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援助国,仍然是苏联。当然如果阿尔巴尼亚和中国的亲密关系一直维持,援助力度迟早会超过苏联的。
中国此时的对外援助,仍然是在还中印战争的形象债,不到这个年代根本不知道中印开战对中国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个位数,而印度背后支持的国家则足有近百个,空前的外交孤立才是对外援助基础,兄弟感情可能有一些,但绝对不多。
比如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谢洛夫就不相信巴基斯坦有一点和社会主义运动沾边的东西,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就是为了遏制印度,国际主义这个东西有一些,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中国援助的国家,肯定有其中的价值。
来到这个时代的阿尔巴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