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疯狂输出(2 / 4)
在f-x计划进行期间,nasa作为技术发展研究的先行者,也在进行相关战斗机构型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在兰利研究中心进行。当时一共提出了四个方案,包括:lfax-4(可变翼方案),lfax-8(lfax-4的固定翼方案),lfax-9(双发上单翼方案)和lfax-10(和苏联米格-25外形相似的方案)。今年,兰利中心发布了它们的研究成果,即lfax-8。
谢洛夫深知苏联因为设计思路的问题,在空军对抗之中走了一部分弯路。最终等到相抗衡的战斗机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冷战末期。如果冷战继续不是没有追上的可能,但国家解体,苏联的航空人才储备被洗劫,则让这种追赶变得不可能实现。
只要不出现大变故,哪怕是暂时落后,就一直有追赶的机会。在里根时期,美国和苏联对抗加剧,但那个年代同样是苏联航空继太空竞赛之后第二次爆发的时期,暴风雪号、和平号空间站、安225巨型运输机,等等一系列的怪物出现在世人面前,苏联又一次开始咄咄逼人的发展,谁能想到没几年国家就轰然倒下呢。
设身处地的在苏联生活了这么多年,谢洛夫当然知道苏联现在绝对不是吃糠咽菜和美国对抗,受制于地理和气候的因素,有些事情苏联自己无法独立解决。但只要国家不出问题,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困难。
乌斯季诺夫隐晦的说明了自己的困难,比如需求问题、和对手的问题、以及空军的态度、国土防空军的态度、但谢洛夫只从电报上看到了一个问题,资金问题,简单来说没钱……
“看来,这件事我又的自掏腰包了!”谢洛夫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冤大头,幸亏克格勃下属有内卫军和边防军,其中内卫军有空中力量的编制。不然的话他还真的不知道如何插手。就算是海军他一样有办法,克格勃边防军有海军的编制,不过他没有理由让造船厂为边防军服务,毕竟边防军要装备航母,这个理由实在是说不过去。
再次给乌斯季诺夫回电之后,谢洛夫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设计局谈谈这件事了。研究嘛,先研究个十年八年都没有问题,等到时候国防部有了需求,就不用从头做技术储备,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以色列邀请英国和美国的影星来访,做慈善活动?来了也应该为阿拉伯人做慈善吧?人家才是受害者,这帮犹太人也是够了。”谢洛夫放心情报眼珠一转,又把电报拿起来往下扫视名字,“泰勒传媒董事长伊丽莎白泰勒……”
是时候在影后身上疯狂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