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局(2 / 4)
丹配备的武器必须适应水陆两栖作战,这点对我们来讲不难,还有一点就是,刚果是热带国家,非洲的热带国家一年会出现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刚果的旱季好像是每年的六月到十月,持续时间四个月。当然法属非洲司在刚果的工作,就是在这两年查清楚刚果的河道,哪里容易让机械化军队突破,情报作战就交给你了,萨哈托夫斯基同志。”这个问题一直在谢洛夫的考虑当中,非洲他又不是没有去过。
苏联在非洲的南下计划,最好等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时候开始。但这不代表苏联躺在炕上等待胜利。现在苏联仍然有事情做,比如谢洛夫经过精确的计算,觉得全部用苏联的武器援助非洲国家比较赔账,所以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了一批五六式突击步枪,然后换成苏联的箱子,按照苏联武器的八成价格进行出售。
成果非常喜人,乌斯季诺夫因为这件事已经找过他两次了,原因是这种行为会让伊热夫斯克军工厂,也就是ak步枪的原产厂家利益受损。谢洛夫只能忍痛停止了自己的买办行为,这种钱就是好赚,怪不得花生米控制的地方一定要捣毁工业呢,在抗日战争时期让钢厂停办,不愧是我大民国的伟大领袖,千古完人空一格……
话说远了,其实就是苏联的军工厂成本比中国高,而许多苏联的轻武器其实没什么技术门槛,于是受到了中国厂家的激烈竞争,谢洛夫首先在印尼发现了这件事。中国送到印尼的轻武器量大管饱,让苏联产的ak47突击步枪显得有些华而不实。
谢洛夫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告诉了乌斯季诺夫,明确的告诉了这位苏联军工产业的掌门人,以中国人力成本,一旦在轻武器这块展开竞争的话,苏联是绝对竞争不过中国的。希望乌斯季诺夫能够在计算出来利弊之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乌斯季诺夫得知这件事后也慎重的点点头,其实到了一九六六年,ak突击步枪的生产厂家早就遍布苏联阵营的国家,而且正在进行的越南战争让ak突击步枪名声大震,可以预料马上就会扩散到全世界,这又不难,没技术含量的东西。
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接起电话就听到秘密警察总局局长卡德波夫的声音,“主席,列宁墓出现冲突,涉及中国留学生。”
“仔细说,嗯嗯!”谢洛夫叹了一口气说道,“中国的环境和我们是不同的,不要采取强烈的手段,找一个在红场的同志把那几十个人带到卢比杨卡,我和他们谈一谈就送他们回国吧。”说完便放下了电话,头疼。
苏联目前还存在中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