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共同的目标(3 / 4)
么多武器弹药生产出来就完全放在仓库里面放着?
苏联倒是可以这么做,因为苏联的国家控制力还在,能压住军工企业的制造需求。但美国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制造需求这么简单,还有着很多军火公司的利益。制造这么多武器如果不消耗掉,未来的订单不就少了么?订单少了怎么赚钱?但如果有战争需求就不一样了,武器订单会向雪花一样飞来,这些订单都是钱。
美国最不希望冷战结束的就是军火公司,对于这些人来讲苏联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苏联虽然暂时没什么动作,但中国有动作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敌人,苏联暂时不好吹,就吹吹中国的威胁先凑合着用。
什么最赚钱,除了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大鳄,就是他们这些贩卖战争的军火公司最赚钱。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是有需求在内的,肯尼迪阻止越南战争的扩大,就是在阻止美国军火公司的需求,至于肯尼迪的死因有没有这个因素在内,谢洛夫倒是不会去猜测,他又不是美国人。
在越南战争扩大化的问题上,苏联和那些需要战争的军火公司完全是一个战壕的生死兄弟,苏联需要美国在越南大打出手,美国的实力本身就比苏联要强,不论从经济还是军事目前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地方牵扯一下美国的注意力,苏联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冷战要是美国和苏联互相看着对方大眼瞪小眼,根本就不会有七十年代苏联攻势的时期,美国摆弄苏联虽然很吃力,但不要忘了对面一水的帝国主义列强帮手。
“目前中国方面对越南的介入力量很大,似乎稳定局面是足够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拿着第一总局的报告说道,“如果战争扩大,中国还会继续投入么?”
“会的,战争扩大会让中国感受到美国军事力量的威胁,不过中国的目的并不是支持越南统一,这和我们的目的不同,我们的目的借着越南战争把尝试把东南亚收入我们阵营的囊中,所以等到我们上场的时候,支持力度比中国还要大!”谢洛夫淡然说道,“一旦我们的第一书记认识到了美国陷入战争的好处,就会同意对越南进行支援!”
“嗯,看来美国总统在这件事情上说的不算!”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点点头说道。
何止是说的不算,这位评价很高的总统马上就要死了,说不定现在就在进行当中。谢洛夫不知道自己此时还充当了一把预言家。
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就像是他说的那样,在肯尼迪死这件事上,苏联和美国的金融大鳄是在一个立场上。肯尼迪不死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