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苏联版黑水(2 / 4)
行动而已。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账目大体不错就可以了,些许的误差可以接受,毕竟我们的特工出国在外也需要生活,只要他们为国家获得的东西足够多,一些追求生活品质的行为我完全可以接受!”谢洛夫对着两个跟着自己过来的数学人才说道。
谢洛夫从来都认为苏联的社会运行方式一点都不差,这点他比任何人都有自信,可就算自信也不能让自己的部下完全用精神力量去干活,克格勃从来不会这么做,很早以前苏联的情报部门就知道,不能完全依赖于信仰干活,在提供资金方面克格勃从来都非常大方,虽说和财大气粗的美国人相比有些不足,但也足够重视特工的物质需求了。
作为一个情报部门,潜伏和渗透是最为基础的特点,特洛伊木马的故事经久流传,证明了在敌人内部出现一个第五纵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对世界经济的准确把握也是如此,计划经济能抵御住很多问题,但那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顶得住。所以克格勃需要、或者说苏联需要这么一群完全以西方经济作为手段的人群,这群人在苏联本土不太合适,毕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苏联本土没有这种环境让他们来感受。
如果强行因为害怕担风险让这些人在苏联本土纸上谈兵,那就谈不上锻炼的目的。如果目的没有达到,那找这么一群人干什么呢?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的特工,是不会得到大力支援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来到苏黎世半年多了,对瑞士有什么感觉?”谢洛夫和这批数学小组的组长在悠闲地散步,两人用俄语对话,因为这批人的身份是白俄,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的掌握英语作为母语,所以只能为这些人安排还过得去的身份。谢洛夫也没有让这些人在这里一辈子,其实只要能隐藏个几年就行了,到时候再想办法。
“这里的生活条件平心而论比国内要好上很多,我们来到瑞士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组长的回答也在预料当中,瑞士的环境找遍全世界都没有几个。
实话归实话,作为一个安全部门的干部,听到这个回答谢洛夫本能的就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挑选出来这些杰出的数学人才,会不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然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也未免太乐观了。
对于苏联的教育水准,谢洛夫是相信的,以教育的水准来看,苏联模式下的教育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丰厚的人才储备也是苏联敢于和美国对抗的底气所在。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的人,你就偷着笑吧,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