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这个病叫懒(3 / 4)
不是精神病,这种人的病名字叫做懒……
理论上苏联不允许失业率存在,何况苏联的人口本来就不足,尤其是远东的工厂甚至工作岗位都不够,这种情况下苏联当然尽力的为每一个苏联人安排工作,从集体农庄到国有企业,一旦一个工人实在不适应所做的岗位,当地机关便开始为这个人调整工作岗位,反正整个苏联的工资都差不多,一个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可有的人就是这样,就是不爱工作,或者说想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文件上就有一个案例,阿尔泰边疆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进入工厂工作,很快就因为违反纪律被辞退,随后半年内当地政府为这个学生找了十七个工作,这个学生最多干了一个月,最后当地政府实在是没有办法,最后把人交到了精神病院做鉴定。
懒病是没法治的,除非让这些人体会到生存的压力,不然的话在精神病院治疗一段时间在出来,这个人还会是这样。这已经不是精神病院可以解决的事情了。
“对于这种人,精神病院也不是解决的办法,给吃给喝的让在医院躺着?”谢洛夫摸着自己的刚刚晾干的头发,慢无限的说道,“懒病无药可治,只有环境才能校正过来。如果精神病院用来对付这种人,等于是给我们的国家增加负担!”
“那怎么办?第一副主席,难道我们把古拉格重新开放么?用纪律和看守让这些人重新创造财富?”卡德波夫当然也知道这么大一批人不是精神病,而是真正的懒。但这和国家宣传不符,每个国家都宣传我们的民族是最勤劳的。
“古拉格目前不适合重新开放,就算是开放对付的也不是这种懒鬼,而是对付真正穷凶极恶的重刑犯!这些废物不值得古拉格出现!”谢洛夫歪着头否决了卡德波夫的提议。
在反驳的时候谢洛夫也在脑筋急转寻找案例,人是有求生本能的,再懒的人在吃不上饭的时候也会站起来去劳动,因为不劳动就没有饭吃。这种人让谢洛夫想起来一批人,后世的三和大神。
“这样,我们首先要挑选一坐经济还不错的城市,最好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城市,那边的经济是苏联最好的!挑选出来之后把全国这种病例的病人都送到那里去!”谢洛夫一边敲着桌子说道,“不喜欢长时间的工作对不对?好,工资日结,把当地所有的机械都给我撤了,就用人力!雇佣这批人的时候,把我们联盟法律规定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都废除掉,这些人不愿意上班?难道也不愿意吃饭么?苏联没有资本主义的环境,我们就创造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