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色列的影响力(2 / 4)
场,有一段时间不结盟运动的声势浩大,美苏刚刚开始排挤英法势力,还没有把一些独立的声音压制干净,这种对不结盟的压制到了七十年代才进行完成。首先南斯拉夫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印度被苏联笼络,印尼被美国颠覆,埃及则先亲苏后亲美,几个不结盟的领袖都变成废柴,所谓的不结盟运动就变成了笑话。
“给国内发电吧,把这个消息传给国内,我们的建议是,只要报道出来以色列援助印度的举动就行了,以态度中立的口吻画出来一个版面进行报道,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谢洛夫一边思考一边下达了命令。
关于这几个宗教的破事,总是占据克格勃工作非常大的精力。对于这几个宗教的认识,谢洛夫在心中有着自己的标准,基督教最为阴险,表面上最为和善,但教徒增长一点不比和平教要慢,和和平教生孩子增长人口不同,基督教是通过传教达成目的。和平教激进,总是用直接暴力的手段达成目的。印度教最落后,种姓制度扎根在宗教的文化当中。
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基督教威胁最大,比起和平教明显上的威胁不同,暗地里面的手段才是让克格勃头疼的地方,克格勃不怕这种和自己斗力的和平教,反正那些宗教疯子敢来硬的,都逃不过被肃反工作者用刺刀钉在墙上的下场。苏联后期的乱象,其实和东正教开始复苏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南亚情况有所不同,从心里他就知道印度教不灭,印度绝没有崛起的可能。但印度距离苏联本土很远,就算是局势不稳定也影响不到苏联。所以他才敢支持印度吞并巴基斯坦,说不定宗教斗争加剧,会让印度人明白,宗教才是阻碍他们富裕的因素。
“让第一总局的同志们把报道之后,阿拉伯国家的声音反馈报告交上来。作为我们态度的参考!”谢洛夫最后给补充道,“就这样吧,让我们看看舆论的反应……”
以色列突然插进来,其实并不符合常理,以以色列的能力插手到这场战争中其实并不明智,是他们单独做出的决议么?还是背后有人指示这么做的?如果有人指示?是谁?
美国的可能性最大,以色列国内并非没有亲苏势力,很多以色列都是从苏联以及东欧移民过去的,这股势力不小,只不过没有亲美势力大。再加上苏联和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是事实盟友的关系,所以亲苏势力才被压制。
如果这是美国受意下的行动,他的目的就是?打压印度在第三世界的声望!谢洛夫在屋子里面不断的转圈,那肯定是会有后续的,后续的动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