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行你上啊(2 / 4)
,电报挂号,需要等待排队。电报独立占据一个线路,电挂则是共用……
把自己的意思反馈给戈留诺夫,谢洛夫现在可以考虑一下下一步如何办了。其实从心里面他知道一个事情,中苏肯定会渐行渐远,让中国给苏联做小弟不现实,中国想要苏联无条件的支持中国,这也是不可能的。两国有共同的目标,但远远不够让苏联迁就中国,中国也不会迁就苏联,两国都不是小国。
就拿现在他在印度的工作来说,就算是真的成功了。他谢洛夫的名字会被记住么?根本不可能,中国的历史书凭什么会记录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没准苏修头子谢洛夫这个名号倒是可以被提一提。历史书肯定会这么,在我军艰苦卓绝的战斗下,如何如何,完事!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历史书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那不是李德么?
“睡觉,明天去见一下有声有色的大国的领袖!”谢洛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
对于尼赫鲁,谢洛夫其实是非常认可的,至少从现在印度的在战争爆发之前的精神状态来看,尼赫鲁绝对比后世印度吹上天的穆迪老仙要靠谱的多。只要这场战争尼赫鲁胜了,借着战胜的威望完成剩下的几步,印度会不会成为后世的笑话,可就很难说了。
尼赫鲁的手段可以从工业化上看出来,印度正式立意迈向工业化,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期间,尼赫鲁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来实施保证计划的进行。这些个计委委员权力在各部长之上,而且只对尼赫鲁负责,没有常见的羁绊。这个计委要保证政策推行,就要搞定各邦,当时各邦对他们还是买帐的。而且他们手中有财政权,就是宪法里规定的各邦能得到的拔款,金额多少计委说了算。班子搭起来了,尼赫鲁也有了信心。在五四年底,尼赫鲁作了历史性的讲话,这个会议级别很高,各邦的邦长从全国赶来参加。
尼赫鲁给大家描绘了印度发展的蓝图,蓝图的前提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生产资料应为社会公有,为社会所控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私营企业”尼赫鲁的讲话,从今天看相当有远见,这个思路中国是在开放之后提出的。
坐在苏联大使馆专车上的谢洛夫,在镰刀锤子旗的掩护下,直接进入印度总理府。为了防止目前正在战争状态的印度人民对这面旗子过敏,谢洛夫专门带了几十个士兵,如果有人敢袭击自己,他不介意化身成为刹帝利教这些贱民做人。
面对空降的苏联空降兵,这些印度人不敢说什么,但落单的苏联人碰见印度人谁知道是什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