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善后(2 / 4)
让部下自己看着办的意思,甚至在潜意识中摆明了不敢担负责任。
其他部门的干部可能还不会想这么多。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部门,整个克格勃都是不缺乏想象力的特工组成,一旦让这些干部有了这种思维定势,基本上就会面临着很尴尬的情况,克格勃的领导人必须具备不畏惧的气势,甚至要明确的告诉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你们就是和别的部门不一样。
“不用现在和我喊明白。到时候我是要看成绩的。没成绩就什么都没有!”谢洛夫一挥手表示散会。时间不长会议室就变得空空荡荡了,只剩下哈萨克共和国的一把手卡米亚金还在他左手边坐着。
“第一副主席。关于这次的事情……”卡米亚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谢洛夫不耐的打断了,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我没有怪你,谢米恰斯内是克格勃主席,你接到命令行动是应该的,但这件事情你应该通报我一声,记着,没有下次了……”
用暗含警告意味的目光看了卡米亚金一眼,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自语道,“现在扫尾工作我来做,你跟我好好学学一个克格勃应该怎么做,这样以后你就能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了!”谢洛夫的话毫无疑问是放过了卡米亚金一次,准备亲自动手收尾。
“所有涉案七十七名间谍全部枪决,召开公审大会后立刻处理,这件事情不能拖下去,必须立刻、马上!”谢洛夫冷淡的命令道。
枪决地点在阿拉木图东郊,属于公开审判,到场的除了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之外,还有拿着摄像机的记者,这是塔斯社驻阿拉木图的工作人员,谢洛夫和戈留诺夫打了招呼。让塔斯社准备在哈萨克全境报道这个案件,同时也是给还在潜伏或者被收买的土耳其人一个震慑。从正义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但从国家利益上面来讲,这些人就应该去死,死了还能为了中苏友好做贡献。
随后谢洛夫通过伊宁领事馆给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祖农?太也夫几个将军一份严厉的命令,让他们继续呆在中国服役,随后把整个事件的报告上交给中央主席团。报告中谢洛夫丝毫没有隐瞒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里面也直接注明针对大突厥主义的动作是在借题发挥。
四月七日晚上,还在阿拉木图的谢洛夫接到了谢列平的电话,里面询问了哈萨克这边的动静,“在几个口岸中,边防军战士已经拦截了超过千名的边民,通过教育或者什么其他的手段把所有边民就拦截回去了,不过从伊宁领事馆那边得到的消息不容乐观,边界几个县城人心浮动,人数足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