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洗白(3 / 4)
意浪费问题后,开始想着这个问题。在这种问题上谢洛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科技的进步上面,他绝对不会相信所谓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甚至定下来的规章制度都不可信,没有任何一种规章制度是人突破不了的。
最好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全国监控体系,让克格勃不出莫斯科就能对整个苏联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所以对于控制论专家所提出的理论,他才会这么支持。在他前世的时候,各种软件已经进入到了祖国当中,在中国的某些特定地方甚至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方便,这就是科技的重要之处,一套应对全世界却掌控在克格勃手中的英特网,加上一套专门应对苏联全国的监控系统,科技的进步可以让在卢比杨卡的总部直接得知一些州当地的事情并进行处理。
这点做到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国家的一个警察部门有这么大的权利去推行计划,而且这么明目张胆的监控也不会被其他人接受。可谢洛夫还是想要借用克格勃这个安全、情报、军事一体的部门完成这个计划,今天的乌拉尔拖拉机厂之行,再次让这个想法变得强烈起来,应该给技术管理总局那边施加一些压力了,当然还有资金方面的支持。
乌拉尔山南麓气候宜人,在这种时节中有着大自然最美的一面,生活常识非常缺乏的谢洛夫认不出当地的花草,但这不耽误他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在这里逗留几天。
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忘了在车里雅宾斯克的纪念碑吊唁一下,整个苏联都有各种各样的纪念碑,以此来纪念卫国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就在全世界都认为地球上没有再能阻止第三帝国推进的时候,正是这个伟大的国家站了出来。同样思想坚定的人民站了出来,把如日中天的第三帝国打垮,在柏林国会大厦上插下了胜利的旗帜。
车里雅宾斯克中央广场当中,卫国战争纪念碑之下,可以见到一些人在其中悼念,还有少数的老人坐在一边的长凳上,安逸的看着广场上的少男少女。这些姑且算是老人的人,很多都是残疾人,他们身体残缺却意志坚定,脸色的坚毅让人不敢直视。如果现在需要重新踏入战场,相信这些老人也会毫不犹豫。
穿着克格勃军服的谢洛夫一行人,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性,苏联是一个遍地都是军人的国家,人们对穿着军服的人习以为常。再说你不能指望一般人能分清楚克格勃军服和红军军服的不同之处,就像是一般情况下分不清楚武、警和解放军有什么不同一样。
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之下,还有两对刚刚结婚的新人来到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