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多种经营(2 / 4)
出来,我认为立足于林业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林业作物,以多种经营的方式谋求发展……”
这套理论谢洛夫都是抄的,前世家乡的林业局天天挂在嘴上的就是林业地区的多种经营。既然都是林业地区梁赞的地理环境也和他的家乡差不多,谢洛夫顺便就拿来用用……
看到谢洛夫一身克格勃将军礼服坐在州委书记的位置上侃侃而谈,契尔年科十分怪异,低声道,“伊里奇,这个谢列平的助手好像什么都懂,怪不得谢列平在克格勃崛起的速度这么快。有这种助手维持克格勃的工作。谢列平完全可以放任不管去干别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深以为然,谢洛夫在开会时候的表现至少算是合格。当然更加让勃列日涅夫惊艳的地方,还是谢洛夫在情报工作上面的能力,比现在谈经济工作的谢洛夫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那还是在哈萨克的对话。
因为谢洛夫把解决肉类供应的问题放在了印度,关于印度这个国家勃列日涅夫多说了两句,主要听听谢洛夫的对目前苏联和印度之间的看法,没想到谢洛夫对这个国家不屑一顾,他从来没听到哪个干部这么看不起一个国家,最后聊到了印度的战争潜力问题。
谢洛夫的回答是这样的,“印度这个国家的内部组织已经被英国系统的破坏了,战争能不能赢主要看对谁,收拾一样同为英国殖民地独立的巴基斯坦没有问题,所依仗的是自己的国家大一些,也不是多么能打。如果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动手,哪怕是朝鲜他也打不过……”
于是勃列日涅夫谈论了第二个问题,印度如果和别的国家爆发战争会是哪个国家。谢洛夫的回答是,“如果让我利用克格勃的力量来做事,头一天策划,第二天就能让印度对巴基斯坦宣战,不需要任何的准备……”
“印度的孟买是他们的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印度最大的贫民窑,里面有几十万的平民搭建的窝棚,只要挑选不到十个人,携带易燃品堵住几个路口,到了干燥微风天气引爆,充满易燃品的贫民窑就会化为灰烬,至于那几十万人能活下来多少没人知道,在现场留下一点证明巴基斯坦的东西就完成了……”
每次想到在哈萨克的对话,勃列日涅夫都不自觉倒吸一口凉气,事情要是真的交给谢洛夫策划,肯定会成功。因为在他的描述中那里简直是被遗忘的角落,没有治安、没有饮水、没有救助、有的只是低种姓的人和不可接触者,和各种易燃物品搭建的窝棚,但就算是这样。因为人数太多,只要是出事了,印度拼了命也要和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