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先期试验(2 / 3)
阶层不会蜕变成官僚阶层。
苏联比较悲剧的地方在于,最权威的斯大林也无法用铁血手段阻止干部阶层的蜕变,后继者赫鲁晓夫制定的干部调离政策很有问题,有些岗位竟然只给两年的任期,一个干部刚刚上任梳理完情况就面临了调离时间到了的情况,最后导致赫鲁晓夫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乌克兰籍中央代表都倒戈相向,如果赫鲁晓夫不这么急功近利短短几年就得罪了全体苏联干部,适当的延长干部任期,可能苏联在六十年代就会成功的废除干部终身制,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等人,也不会短时间就取得了大多数中央代表的支持,废除了赫鲁晓夫总书记的职务。
在谢洛夫看来,赫鲁晓夫能力上自然和斯大林差的太远,但在废除干部终身制的这点上,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合法的斯大林继承人。苏联的问题很多,但在要说最为严重的导致了解体的问题,干部终身制绝对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条。
五十年代颇为年轻的干部阶层,在经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十八年,慢慢从一个正常的干部阶层蜕变成了一个,到了八十年代由老头们组成的官僚阶层。这些二十年如一日在各自岗位上不动地方的干部,心中的共产主义理念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等到他们距离离开人世不远的时候,终于开始了蜕变的最后一步,把自己几十年工作中占据的国有财产变成自己的合法财产。
那个时候的苏联全国已经形成可庞大的官僚阶层,心中残留着理想的干部想要阻止这一切,保卫国家的财产,却发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少数派,而准备砸碎公有制吞掉苏联人民财富的官僚阶层,却成了真正的多数派。轻而易举的干掉了保卫社会主义干部的反扑,无视苏联人民希望保留社会主义体制的民调,干净利落的肢解掉自己的祖国,站在祖国的尸体上开始实行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毫无疑问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按照他中庸的风格,一定会重新确立干部终身制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初期谢列平一派强大的势力压力之下,联合其他势力肯定是勃列日涅夫的选择。
其实在潜意识中,就算是谢列平,谢洛夫心中也不是非常认可,谢列平的作风和能力他没有怀疑,不过要说谢列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么?谢洛夫还是持保留态度。
这次让第一总局和第三总局合作,清理一下红军的问题,只能算是打个小怪练练级。第一是试验一下克格勃各总局联合在一起动手的力量,第二则是谢洛夫给自己以后发起运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