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和平缔造者(上)(2 / 6)
带。在这个区域内,雨量十分充沛。因此,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的盐分浓度就低于大西洋一侧,海水密度变小,水位相对就会增高。然后,延伸向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的热带辐合区经常刮南风(信风),这种信风对升高水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要与信风的应力保持平衡,在洋面上就产生了水位的倾斜——设想若是用嘴把杯子里的水往一个方向吹气,是不是就能够看到杯子里的水变得不再水平?对吧?
这样一来,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的海平面,就被保持在一个高水位上。与此同时,在巴拿马运河的大西洋一侧,圭亚那海流沿着巴拿马北侧海域,流向墨西哥湾,即向西流动。伴随这股海流产生的水位倾斜,使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一侧沿岸水域的水位降低,而离岸较远的近海海域的水位升高。
其次,除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洋面高度不一样之外,为了减少开凿的工程量,巴拿马运河大部分河段的水面并不是像苏伊士运河那样与海面齐平,而是比海面高出了足足二十六米。而为了让高出海平面的河段灌满水,还专门在查格雷斯河上修筑了加通水坝,拦蓄形成了加通湖,作为巴拿马运河的主要水源。
但即便如此,也仅仅是把运河在地图上用水连接了起来,各个河段之间的高度差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为了调整水位差,让船只得以通过运河,施工人员在巴拿马运河上建造了六座船闸。从太平洋一侧进口时,通过米腊弗洛雷斯双闸阶,经米腊弗洛雷斯湖和佩德罗米格尔单闸阶,将船只由海平面提升二十六米,进入加通湖,另一端经过三级加通船闸将船降低,与大西洋海面齐平。
在巴拿马运河上,每组水闸都是成对的,以便于让船只可以双向同时通过。每一座闸门有两扇,宽二十米,厚两米,固定在铰链上。门的高度为14~25米不等;门扇由安装在闸墙凹处的电动机驱动。门扇的开合则由坐落在成对船闸闸墙上的控制塔操控,闸室的充水和放水也由控制塔操控。闸室本身长度为三百米。
然而,这些船闸如今却都被核爆的冲击波给炸开了。依靠人工筑坝蓄积起来的加通湖水,正在好像瀑布一般,哗啦啦地朝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方向流淌,预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流干,露出湖底……
※※※※※※※※※※※※※※※※※※※※※※※※※※
于是,巴拿马核爆发生的十天之后,坐在白宫的椭圆办公室里,看着侦察机航拍的巴拿马运河船闸核爆后灾情照片,杜鲁门总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