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浅红色日本和奥布的诞生(5 / 7)
一个落后小国,日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体制变革和技术积累,一步冲天,从半殖民地进化为帝国主义列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扶植三井、三菱为首的大财阀,让他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发家致富的同时,推动国家的快速工业化。为了碾碎守旧势力的反扑,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给他们保驾护航。
但问题是,到了二十世纪之后,财阀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意义越来越弱,而导致的阶级矛盾却越来越激烈。事实上,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国家不断地通鼓吹战争,拼命画大饼,宣称要通过对外掠夺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够发动战争,就需要加强军备,从百姓身上搜刮军费。等到战争打完了,财富掠夺来了,却全被上层的财阀世家吃干抹净,下层平民连一口汤水都分不到。反倒还要承受战争和工业化的剧痛——明治维新后政府向底层平民的赋税,甚至比幕府时期还要高。
对于这样的状况,平民肯定会有怨气,善财难舍的财阀却不肯发福利来安抚,只是继续画大饼,宣传要继续进行对外战争掠夺,才能让日子好过起来。然后,掠夺来的财富继续被上层吞光,陷入无尽的死循环。
在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普遍模糊地感觉到,自己的国家体制似乎出了大问题,不加以变革的话就会导致大灾难。陆军所谓的皇道派和统制派之争,其实就是革新派和建制派之争。然而,皇道派尽管裹挟着民意,声势不小,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改革路径,只是寄希望于天皇的圣断和财阀的良心发现,根本就是《水浒》里宋江反朝廷不反皇帝那一套,自然是基本没有成事的可能性。
相反,二战时占据日本陆军上层的统制派这伙人,背后却站着以三井、三菱为首的大财阀,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关系。除非打一场内战,否则皇道派“国体变革”的梦想就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天皇也站在统制派这一边,那时候即使当真打一场日本内战,皇道派还是照样赢不了。
但到了现在,日本内战爆发了,作为精神图腾的天皇完蛋了,各大财阀成了美军的狗腿子,彻底走到了国民、军队和皇室贵族的对立面,昔日统制派赖以镇压皇道派的一切依仗,统统都已经不复存在,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改弦易辙——比如在新政府就任陆军参谋总长的冈村宁次,当初就是统制派的核心骨干,但此时如果再不积极向左转,他的勤务兵就要挥刀把这个“背叛天皇的逆贼”给天诛了……昭和天皇陛下当年对你何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