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二)(6 / 8)
阴当典史,眼下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晃悠呢!或许已经死了都说不定。”
“……什么?阎应元不在江阴?”王秋顿时吃了一惊,“……那么他们这一回还守得住么?”
“……谁知道呢?”赵引弓耸了耸肩膀,“……上海那个朝廷派来驻守江阴的沈廷扬,在历史上也是名声不差的抗清英雄,想来还是有点本事的。不过,就算他们运气不佳,最后兵败覆亡了,似乎也无所谓吧!就是我们在杭州可能要麻烦一点儿——恐怕需要自己动手对付某些没长眼睛的清兵了……”
※※※※※※※※※※※※※※※※※※※※※※※※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少了那位名垂青史的阎应元典史,但江阴百姓的血性还是非同凡响。
“疾风”号巡洋舰撤离的次日,大清亲王阿巴泰率兵三万余人合围江阴县城,打造云梯撞车、连续强攻五日,非但没能破城而入,反倒被守军用刚刚获得的火帽枪和“澳洲大炮”打得死伤累累,损兵三千余人。激战之中,江阴县城内连妇孺都爬上城墙,往外丢石头砸人。在长江上的水战之中,沈廷扬的沙船帮也轻易横扫了清军的长江水师,牢牢掌握着江面的控制权,使得清军始终不能切断江阴的对外联络渠道。
此时在阿巴泰的背后,并没有一个大帝国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和补给,无论是皇帝豪格还是另外两位藩王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跟他都是互相看倒霉的关系,一切损失都得要靠他自己的部众承担。
于是,在屡攻坚城不下之后,阿巴泰便果断放弃了江阴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撤围退兵而去。
至此,在本时空爆发的第二次江阴保卫战,依然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
但问题是,江阴保卫战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整个江南战场的胜利。
在攻打江阴受挫之后,阿巴泰便很自然地避实就虚,退下来稍事休整,便挥师绕过江阴县城,再次轻而易举地突入苏州府,随即横扫太仓州,进而又攻入了松江府境内。上海的永和朝廷顿时一片手脚大乱。兵部侍郎陈子龙率五千义兵布阵安亭镇,被三个牛录的清军骑兵一冲而溃,只得逃入上海县城坚守不出。
幸好,镇守上海的孙元化虽然并非名将,却是这个时代明朝最杰出的军事工程师,曾经学习过西洋人的先进棱堡战术,预先在上海郊外抢修了许多防御工事,并且安置上了最新购得的“澳洲火器”。先后有几股清军对上海县城发动试探性攻城,因为缺乏重炮等装备和守军火力凶猛的缘故,都撞了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