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八方风雨会琼崖(二)(2 / 6)
……南美古☆柯叶!西域阿拉伯茶!只需放入口中咀嚼,便可提神醒目、滋阴补肾……”
“……现在举办正宗澳洲珍禽异兽大展!今日有鸵鸟竞走比赛,袋鼠拳击大赛,巨龟爬行比赛!请诸位看官踊跃下注,押中者都有丰厚奖品,未中者也有安慰奖一份哦!请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当这些异邦人在竭力推销海外各国特产之时,海南岛本地的商人也闻风而动,组织了大批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传统特产货物来进行交易,由于语言难通的缘故,经常只能彼此结结巴巴地打着手语讨价还价。
其中,既有临高穿越者元老院控制的合作社和外贸部门的贸易代表,也有海南岛本地士绅豪门的商队。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财主一样,海南岛上各家士绅原先的主要投资手段,也是购买土地。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能够种出庄稼来的上好田地,才是唯一稳定可靠的财产保障。要不就是把黄金或白银铸造成上百斤一个的大锭子,藏于家中地窖或者密室,让小偷即使摸进来也拖不走,当然若是碰上强盗就没法子了。
不过,在与“澳洲髡人”接触多了以后,很多“亲髡士绅”的想法也在渐渐改变,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开始逐渐认同“髡人”的理财观念——只有流动起来的资金才是财富,藏在家里的金银不过一堆死物而已。而投资渠道也绝不再仅仅局限于土地一种,在对“髡人”政权的信心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本地富人开始进行商业投资,购买海船,雇用水手,参加海外贸易……虽然还只是一个萌芽,但已经颇为蓬勃兴旺。
跟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其它穿越者集团,还有来自欧洲的“红毛夷”和矮小黝黑的东南亚土人之外,如今的临高县内还出现了许多包着白头巾的阿拉伯人——这才是东亚贸易真正的老主顾。
事实上,早在遥远的汉唐时期,这些勇敢的阿拉伯人就驾驶着简陋的小船,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跟中国人做起了生意,尽管阿拉伯人买了这边的货物之后,最终目标还是要把它们倒卖给西洋人和非洲人,从中牟取暴利。但即使到了明末时代,很多岭南的华商还是习惯跟他们交易,因为双方已经是保持了上百年几辈子合作关系的老主顾,信誉上的加成非同一般。其中一部分阿拉伯人已在岭南居住多年,除了相貌差异,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已与华人差别不大,只有在宗教方面的信仰依然十分顽固,后来都成了回族人。
(现代分布在广西、广东的那些回族人,例如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