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二十五、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五)(9 / 11)
曰:“此前宋遗民居澳洲者所弄狡狯,不料田叔亦是知音!”遂引入书斋,牙轴玉签,不下百数,皆以海外水玉箧函藏,复有《金瓶梅奇传》一函,笔法一似田叔所藏,而尤精也……”
“……哎,想不到明朝书生居然对搞基的耽美漫画这么感兴趣?我还以为只有腐女才会喜欢看那种东西呢!”祁峰不由得连连摇头,“……还有这‘辟火图’又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从晚明一直到清初,搞基玩**都是士人的流行风尚,这段文章里提到的‘陶庵先生’张岱,就是以自命‘好***而著称的世家公子。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也一样搞基?
至于辟火图么,就是春宫图的意思,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之中,火神一般以女相下凡放火,所以藏书者认为在藏书楼里挂上春宫图,就可以让女神害臊而无法纵火,因此得名。”
——这个诡异的传统民俗,让古建筑爱好者祁峰同志一时间颇感囧囧有神:想象一下吧,按照这样的传统习惯,如果后世没有经历破四旧的话,那么在每一座加油站、易燃品仓库和图书室的墙上,都要在“小心火烛”的标语上面,煞有介事地贴一张男女交合的春宫图……这场面真是太美不敢看……
再看下去,下面还有一篇画了红圈的《髡人食物豪奢》:“……余居南京时,有海商刘某曾数往临高,与谈髡中事,历历如数。髡人效古人钟鸣鼎食,鲜少各炊,聚食于一处,称“食堂”,如庙观斋堂之属。每食必有鱼肉,菜蔬各十余味,炊饭全以精米,食者尽饱而止。虽假髡雇伕,亦只少减菜蔬尔。假髡新附,敬化可坐食旬月,故粤琼间贫者无以维生,往往以此为求活之门也。
我朝征人行粮,依律就食地方,而或有不足,兵怨地方,往往多事,或骚扰,或行掠,时有衅谤。若兴大工,民夫食粮多缺,强者或得一饱,弱馁者不免辗转于沟壑。髡人出师,自运粮秣,餐食反比常时增给,故兵不扰民,民亦安之若素。髡人兴工,虽大众以千计,犹人人得食,且较在家为胜,是故髡人招工,民多争往,至有相骂相打者。
按髡人初起,食口尚少,后收纳假髡,动辄以万计,食指浩繁,而皆若此供食。计之我朝,虽官府万万无能办此也。髡人能行此事,非以“其性豪阔奢侈”即可解也……”
“……呵呵,把食堂类比成寺庙里的斋堂……还什么钟鸣鼎食……嗯,不过,好像也有一点道理,在古人看来,铜鼎和不锈钢饭桶相比较,确实恐怕还是饭桶更扎眼……至于钟鸣么,临高那边午休吃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