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二十三、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三)(13 / 14)
在故国的边境荒漠上,重新建立了一个聚居地和避难所——就是在澳洲西北部建立的中南市……好吧,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薛若望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个……哎,怎么说呢?看着简直就像是古希腊人航海殖民,以及亚特兰蒂斯王国沉没传说的混合体,你们吵吵嚷嚷了这么些日子,就鼓捣出了这么一个四不像的玩意儿?”
草草翻完了这份未完工的“架空历史”,薛若望一脸囧囧有神地摇了摇头,将稿件重新放回桌上。
“……但这也是各方唯一能够接受的历史路线了——为了解释我们的相似之处,必须捏造出一个共同的母国。而这个母国目前必须是已经不存在了的,否则在欧洲航海家的侦察下必定要被戳穿……”
平秋盛无奈地耸了耸肩,“……然后,尽管是一段虚拟出来的历史,大家依旧都要面子,不管是谁都只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肯往自己身上抹黑,最后只好虚构一个死人出来背黑锅……”
“……关于联合创作虚构架空历史的话题,就先说到这里为止吧!”薛若望连忙打手势叫停,“……我这次过来,是希望你能够向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过来的那三帮人,转达来自临高总部的几则讯息:首先,他们托我们向大明朝廷进贡的长颈鹿、羊驼等贡品,还有华美共和国与东岸共和国的国书,已经被我们的元老院辗转送到广东官府的手里了,预计在年底之前,相关的奏报就能抵达北京的朝廷;其次,关于帮助他们招募流民还有开放市场、军事合作的问题,元老院希望在临高进行下一步的面谈……”
“……也就是说,元老院想要把这两百多艘船都弄到临高去?”平秋盛惊讶了,“……为什么?”
“……因为巴达维亚这边的局面,实在是不能继续这样维持下去了!眼看着这么多的武装船只和成千上万的军队一下子涌进来,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已经把神经给绷紧到了极限,若是一个不小心擦枪走火,那么麻烦可就大了——我们目前还离不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全球贸易网络!”
薛若望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临高“澳洲人”船队的最高首领平秋盛解释说,“……而且,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添了这么多张吃饭的嘴,已经明显超过了这座城市的供给能力,看看如今巴达维亚城内市面上的物价,就知道这座城市的积储物资已经快要被吃垮了——这年代的物流可比不上后世那么发达!
更要命的是,这一回足足三百多艘大船云集巴达维亚的爆炸性新闻,已经轰动了整个东南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