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二十三、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三)(10 / 14)
这座城市确实看着很像是临高县的旧城,而市民也有一大半是华侨。
同样由此可知,荷兰殖民者和华人的关系,暂时还算融洽,至少目前的巴达维亚殖民当局是非常倚重华人的——相比于当地的爪哇人和其他土人,华人既是能工巧匠又不带有攻击性,是建设巴达维亚最合适的人选。为此,前任巴达维亚总督在离任前还特别叮嘱他的继任者,无论如何都要多多地从中国沿海找来更多的华人到巴达维亚进行建设,无论用什么方法。而不管是招募还是掠夺来巴达维亚的华工,荷兰人给予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此外,荷兰人还在抓来的土著奴隶之中,挑出不少性情温顺的女子,许配给单身华人男子,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福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达维亚当地的华人和荷兰人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关系:如果把此时的巴达维亚比作殖民地时代的南方,荷兰东印度公司比作英国殖民者,华人比作南非白人,爪哇土著比作南非黑人,那么想必大家就可以理解这其中的奥妙了。
薛若望这会乘坐滑竿前去的地方,乃是本地华侨首领苏鸣岗老爷的宅邸——这位苏鸣岗老爷是福建人,老家在同安,离厦门岛不远,二十多岁就随家人下南洋讨生活,十多年前应荷兰人的招募,带领同乡迁居巴达维亚城,由于其在当地华人中德高望重,俨然乃是巴城华侨的利益代言人,同时又通马来语、葡萄牙语,能与殖民者沟通,故而深得巴达维亚城统荷兰人治者的器重,被封为甲必丹(captain的音译)之职,目前是东印度公司正式任命的巴达维亚城华人执行官,全权负责巴达维亚城华人的各种事务安排。
薛若望初到巴达维亚城时,便拜访和结识了这位威望卓著的苏老爷。而苏鸣岗也很重视跟澳洲人的交情——虽然中国人在传统意义上爱好和平,不与外人争斗,但是骨子里拉帮结派的传统还是很浓厚的,对于南洋华侨来说,相比起欧洲殖民者,长着同样面孔的“澳洲人”显然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此外又听说这澳洲人是流落海外的大宋后裔,同为流落海外的华夏后裔的当地华人,自然便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这一年来,随着“澳洲人”的神秘感慢慢被揭下,双方也因为一些事件而彼此变得更加信任起来,尤其是今年开春后,苏鸣岗的一个儿子因为帮荷兰人到深山去采伐柚木,不慎染上了疟疾,差点活不成,还是薛若望拿出了他带来的奎宁,这才妙手回春——为此,苏鸣岗非常感激老薛,对他奉若上宾。
此次华美、东岸、澳洲舰队联袂浮海来访,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