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二十一、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一)(6 / 11)
但是,对于当前的执行委员会,或者说文德嗣主席而言,“澳洲神话”的破产,无异于给了元老院内部各个派阀势力一个攻讦的靶子,必然导致执委会在元老院之中的威信进一步下降。而对于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来说,也实在是一大打击——意识形态的破产会带来怎样的恶果,可是谁都说不清楚的。
幸好,目前还有补救的机会——文德嗣主席最终决定,让人发电报向澳洲方面说明此事,希望对方帮忙遮掩一下……不久之后,回电来了,澳洲方面同意对此事进行磋商,但由于涉及到的问题太多,简短的电文里恐怕说不清楚,所以需要当面交流,而且在统一对外宣传之余,也必须顾及澳洲方面的形象……
“……平秋盛的贸易船队不是还在鸿基么?让他不必去泰国了,提前在巴达维亚等着澳洲的船队吧!”
文德嗣主席如此提议说,“……现在请大家举手表决……很好,通过了!现在就组织一个外交代表团,乘最快的船到鸿基跟平秋盛的船队会合吧!当然,在出发之前,还得要跟荷兰东印度公司驻临高的贸易代表通知一声,避免误会。另外海军也尽量凑几艘军舰出来,好歹得给外交代表团壮一壮声势……”
“……那么我们自己的四个版本背景来历怎么办?拿哪一个版本的跟澳洲方面商量?”马千瞩总理问。
“……来不及了,让代表团在船上慢慢商量吧!反正从咱们这儿到巴达维亚也要不少时间……”
※※※※※※※※※※※※※※※※※※※※※※※
越南,鸿基堡(现代越南共和国的海防港附近,邻近著名旅游风景胜地下龙湾)
经过未来穿越者的几年建设开发,原本只是一个煤矿坑的鸿基堡,已经成了一座在军事要塞保护下的矿业城市和贸易中心,煤矿的规模延伸得越来越远,辖下越南矿工的数量也在急速增加,每天都有食不果腹的越南贫民从远方慕名投奔来——郑氏和阮氏军阀之间的残酷内战,和由此导致的沉重赋税,已经让这些衣衫褴褛的农民几乎绝望,而投奔鸿基靠力气挖矿挣饭吃,则是他们心目中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鸿基堡贸易区的货物也是玲琅满目,目前在临高和大陆已经产能过剩的商品如食盐、白糖、成药都在倾销,此外,像临高传统的优势产品,玻璃器,水晶镜,骨瓷,还有越南极度匮乏的轻工产品——鞋子、雨伞、扇子、帽子等也应有尽有,使得鸿基已经成为了红河口三角洲上的一个大去处,各类商贾的船只都在鸿基港的外埠停靠,主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