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三)(10 / 11)
不出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从各种迹象来判断,目前这种“澳荷协和”的大好局面似乎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索性也就不再多想这些遥远未来的事情,而是决心在自己的任期上大捞一把,然后就将这个烂摊子丢给下一任总督去头疼吧!
于是,为了牟取一笔让自己可以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巨额暴利,除了利用职权参与对华贸易之外,普特曼斯总督还在今年夏天跟日本的统治者做了一笔非常不得了的大生意,但问题是,这桩生意有可能一帆风顺,也有可能会血本无归,甚至有可能会严重触犯澳洲人的利益,给大员港招致毁灭性的灾难……结果就是导致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可怜的总督大人整天疑神疑鬼、愁肠百结,甚至都快要神经衰弱了。
——自从在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征长战争”当中,貌似庞大的幕府军先是在长州藩毛利家的近代化棱堡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然后又被黄石这个穿越者训练出来的近代化长州新军以少胜多,打得一败涂地之后,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就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和刺激,认识到自己的军事力量居然已经如此的落后。
于是,在跟长州藩谈判议和,勉强稳住国内局势之后,德川幕府就开始把增强军备力量、建立新式军队当成一件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个军人政权,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最大筹码就是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如果德川家的军队再也弹压不住各藩大名,那么遍及日本全境的倒幕风潮就会很快兴起!
毕竟,此时距离丰臣家的覆灭也不过区区二十几年而已,德川家的统治还远远谈不上稳如磐石。
这样一来,一份空前庞大的军火订单和军事教官招聘计划,就砸到了平户港和长崎港的荷兰商人头上——虽然从战国时代末期开始,日本的工匠就已经能够制造出很不错的火绳枪(日本人称之为“铁炮”),并不比如今荷兰人手里的火枪差多少,但无奈铸造火炮的本事实在太差,连朝鲜人都不如,只得仰赖外购。但在日本的荷兰商人手头也没有那么多火炮,更没有陆战经验足够丰富的军事教官,故而向后方求援。
然后,从在日荷兰商馆方面得到这个消息的普特曼斯总督,就立刻闻到了暴利的味道——正好他手头屯着一大批原本准备用于武装热兰遮城堡的优质火炮,而几十个打过仗的老兵应该也能凑得出来。反正如今有澳洲人弹压岛上土著、扫荡附近海疆,大员港周边的治安状况空前良好,哪怕抽走一些武装力量也没什么关系。假如是澳洲人的军队要打过来……那么就算是留着这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