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二)(13 / 20)
和土豆炖粉条,不过治安军的伙食虽然比不上国民军,但是每隔两天还是会见一次荤腥的,今天每个人就分配了一条烤鱼,让这些日本小个子相当开心——日本虽然自古就是稻米生产国,但受困于人多地少的日本环境,即使在战国乱世结束之后,对于贫穷的日本百姓来说,想吃饱肚子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很多日本农民一辈子也吃不上自己种的水稻,穷人是一日两餐小米饭配水煮萝卜,富人是一日两餐大米饭配酱渍萝卜,逢年过节才有咸鱼和豆腐来打牙祭。而来投靠“澳洲首长”的日本人,基本都是比普通百姓混得更惨的。对于绝大部分的日籍雇佣兵来说,天天都能吃上米饭就已经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更别提像现在一样顿顿大米管够,还能一日三餐,隔三差五还吃得上鱼了。
当这一群粗人都在狼吞虎咽的时候,只有他们的排长,武士出身的治安军下士本多小次郎吃得比较矜持——跟那些贫农出身的士兵不同,本多小次郎来自九州岛的肥后国,说是武士,其实在投军的时候已经浑身衣不遮体,和乞丐差不多,只有一把从不离身的太刀,还能证明他的武人身份。
——三十年之前那场决定日本归属的关原合战,九州地区的诸侯大名们大部分都站错了队,一个个减封的减封、废藩的废藩。因为藩主小西行长被斩首身死,本山小次郎的父亲也在战后成了浪人。
本来他的家里好歹还有一小块田地,虽然天天挨饿,但还不至于饿死。然而,随着幕府对天主教徒的迫害越来越严厉,以及禁教令的下达,在小次郎的父亲被处以火刑后,剩下的一家人被迫出海逃亡。
于是,本多一家又经过了一番辗转,终于稀里糊涂地漂泊到了临高,在走投无路之下,本山小次郎参加了“澳洲短毛”的军队,这才有了个安稳的饭碗。因为是武士出身,本山小次郎还很快当上了排长。
此时,作为士官享受的特殊待遇,在本山小次郎下士面前的餐桌上,除了米饭、腌萝卜、土豆炖粉条和烤鱼之外,还有一杯清凉的冰红茶。以高雄这边的气候,能够在炎热的午后坐下来喝一杯这样甘苦糅合的冰凉饮料,的确使人心旷神怡……他悠闲地品味着这杯冰红茶,同时盘算着晚上要不要到妓馆去消遣。
然而,就在本山小次郎刚刚喝完冰红茶,还没来得及动筷子用餐之时,随着传令兵带来的一道紧急集合命令,他今天的好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本多小次郎的队伍刚完成换班没多久,荒野间就悄悄泛起了一片薄雾,然后执行垦荒任务的奴隶,又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大规模的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