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6 / 11)
用生命作死,那么本帅又如何能不遂了他们的意愿?管你是状元还是探花,管你是退休侍郎还是退休尚书,一律给本帅抄家灭门,再办个公审大会分田地安抚民心,然后再上报一个海寇袭扰、全家尽没!看看他们的脑袋有没有本帅的刀子硬!”
说出这番杀伐果断的话语之际,黄石的心中充满了一股恶意的畅快,仿佛昔日的憋屈都为之扫荡一空。
过去的黄石曾经很年轻,很看不起古人,觉得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自己一定能玩弄他们于鼓掌之上,更立下了惊天动地的大志:要谋朝篡国,要标榜史册,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结果在辽东战场上,面对着后金八旗和东林文官这一对内外交逼的敌人,黄石终于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无力。就好像是孙猴子面对如来佛的五指神山一样,黄石感到自己怎么跳也跳不出对方的计算,怎么挣扎也不能扭转颓势分毫。
——无论你在前线打了多少胜仗,把敌人逼到了何等窘迫的地步,后面那些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文官们,都有本事把整个战局在一夜之间败坏掉,顺便再把丧师失地的罪名,重新回头栽到武官身上!
这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让黄石经常忍不住想要指着那些文官大喊:你们不给自己人捣乱,会死么!
但是没有用,以文官为首的各路猪队友,还是一直坚定不移、乐之不疲地给自己人捣乱,给敌人送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黄石才渐渐发现,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忠君爱国,大明的文官从内心深处都没有把武官当成自己人,而是当成了比建奴更危险的敌人!
所以,他们把帝国的战争机器套进了所谓的督师制度:监军文官负责大地总体战略,兵力部署、还有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和什么敌人打仗,也都是文臣决定的;监军太监负责全军地粮草供应、军饷的发放、以及各种辎重和武器的运输和分配;而具体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阵、野战克敌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从文官的角度来说,这实在是一套绝妙的军事体制,如果能打胜仗的话,首功自然是负责战略的文臣,中国自古就高度强调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为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胜利后监军太监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将的功劳只根据人头来算。而如果打败了的话。那这个时候文臣就不承认战略的巨大指导意义了,战败的罪责肯定要由武将来背,因为武将是具体指挥战斗过程地,肯定是这帮丘八把好好的计划搞砸了;如果武将战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责任推给监军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