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前言、那些前赴后继的穿越者们(12 / 13)
电影《鸣梁海战》中的裴楔,在脱逃之前还放火烧毁了刚刚建造好的一艘龟船——这可是最后一艘龟船啊!那些原先准备与日军拼死一战的水军将士,就是亏得在这艘龟船身上勉强能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但现在连这一缕微弱的曙光也没了。朝鲜的全军上下,全国上下,似乎都在劝李舜臣弃船避战……
这时的李舜臣就好像跟全世界为敌一般,在最孤独的绝境之中,展开一次最狠男人的誓死挣扎!
他几乎是连哄带骗加恐吓,靠着个人威望才勉强没让队伍散掉。交战之时其余各船躲在后面,他自己被迫率领旗舰一骑当千、客串兰博的事情也都是真的,全都写在他的《乱中日记》里,赢得实在悬之又悬。
历史上,鸣梁海战之后,李舜臣也是靠着乡绅募捐和大明皇帝的赏赐在维持水师(万历皇帝直接送给了他几条龟船),汉城方面几乎没给他什么资助,倒是有一堆人给他使绊子,就像《窃明》里的黄石为朝廷打仗,却要自己办“平蛮大借款”和“靖海大借款”,还得挨弹劾一样。如果是陆军,或许还有想要趁乱割据一方当军阀的可能。但作为海军,李舜臣在这样悲催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估计只能是出于爱国情怀了。
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之中,李舜臣失去了老母亲和一个儿子,另外的一个儿子,就是《鸣梁海战》电影里出场过的那个,则在数十年后的清军入侵之时战死(在《最强兵器:弓》里面貌似有出场),可以称得上是满门忠烈——纵然国家和朝廷辜负了他的牺牲,他也绝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这就是真英雄!
最近有一本关于李舜臣的传记上市,名为《孤将》,以第一人称描写了李舜臣在鸣梁海战到露梁海战之间,这段李舜臣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心中不断徘徊的各种孤独、绝望、悲伤、无奈、挣扎的纷乱思想。
而《窃明》的黄石,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孤独?他看到了鞑虏破关、神州陆沉的黑暗未来,想要改变这个噩梦,但却总是那么的力不从心。从皇帝到同僚,仿佛都在不停地帮倒忙。没有人理解他的忧虑,即使是最忠实的追随者,也不明白他的内心压力,但他最终还是踏上了战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壮烈的篇章。
最后,当露梁海战爆发的时候,当时丰臣秀吉已经病死,日军其实是在准备撤退,甚至还愿意向李舜臣献上一大笔买路钱。就像《窃明》里黄石的最后一战,即使不打,抢够了的八旗兵也会撤军回师一样。但李舜臣拒绝妥协让路,也劝说明军将领不要妥协,无论如何也一定要给这些侵略者一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