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刷分真容易(中)(4 / 5)
※※※※※※※※※※※※※※※※※※※
——说起来,若是单从《圣经》上看,犹太人在埃及的经历,当真是受尽了委屈:他们最初是被埃及法老客客气气地请进来,为埃及法老勤奋当差,立下过不少功劳,从而赢得了定居的权利。但最终却被埃及人剥夺了平等待遇,好似奴隶一般使唤……于是气得先知摩西施法分开红海,带着犹太人出埃及了。
但问题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史书,都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而犹太人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从古埃及人的角度来看,犹太人最终落到这等下场,就完完全全是自己在作死啊!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问题,《圣经》上那位接纳犹太人内迁的埃及法老,真的是埃及人吗?
——在犹太人迁入埃及的时候,正值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攻入埃及,霸占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大片土地。然而喜克索斯人虽然一时得势,无奈数量太少,镇不住埃及原住民的反抗,于是便从亚洲到处拉人帮忙,就如同满清要搞蒙古八旗来对付汉人一样。早期的犹太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了绿卡,高高兴兴地来到埃及享受超国民待遇,《圣经》上那几位对待犹太人友善的“埃及法老”,其实都是喜克索斯人的首领而已。
过了一百多年之后,埃及人建立的第十八王朝终于发动反击,成功驱逐亚洲入侵者,光复了尼罗河流域。作为宿敌的喜克索斯人,自然是被彻底打垮消灭,而身为帮凶的犹太人见机不妙,便赶紧跪下来向埃及人求饶。当时,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开国先祖,鉴于国内连年战乱、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而犹太人的态度似乎又还算恭顺,便饶恕了这些家伙,允许他们继续在尼罗河畔居住,期望他们能够融合进埃及人之中。
接下来,时间又过去了两百年,曾经一片荒芜残破的尼罗河畔,早已是人满为患,地少人多,埃及人自己都还要为生存空间而发愁。偏偏却有一个异族犹太人,占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好大一片土地割据自治,他们既不愿意信奉埃及的神明,也不说埃及的语言,更不乐意跟埃及人通婚和同化,甚至十分抵触埃及的法律和政令,服个劳役都要叫苦连天,几乎成了国中之国。而且,在很多年之前,他们还曾经跟侵略者喜克索斯人一起,对埃及人民犯下过累累血债,但如今已经被拔光了爪牙,失去了自己的武装……
面对这样文化割裂,几近自立的局势,埃及土著人又会怎么想,而埃及的法老和政府又该怎么做?
——哪怕仅仅是为了反分裂和转移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