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床主市大扫荡(中)(4 / 8)
还从没摸过枪的菜鸟生手,偏偏成千上万的丧尸如海潮般涌来,不管打翻多少都没完没了,根本没个间隙……
所以,在连续n次卡壳故障,还烫伤了两个人的手指之后,这些“平成年代的大和勇士”只得一边咒骂着设计歪把子机枪的工程师不得好死(其实这么多年过去,那几位工程师的坟头恐怕早已长草了),一边佩服二战日本陆军机枪手前辈们的高超技艺,把极具日本特色的歪把子机枪统统弃之不用,转而换上了战前日本仿制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虽然这东西非常笨重,但好歹比较可靠,用在防御战上再好不过。
当然,跟另一款“二战名枪”制造的麻烦相比,诸位菜鸟机枪手的这点困扰又不算什么了。
“……砰!……砰!……砰!”
——自愿参战的小室孝同学,双手握着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站在楼顶上对着下面人头攒动的丧尸不断射击。可惜生平第一次摸枪的他,并没有显露出什么过人的枪法天赋,故而无一命中……
更奇怪的是,尽管射击的目标是丧尸,但随着清脆的枪声,一阵阵人类的惨叫也随之响起……原因很简单也很囧——虽然他射出的子弹没能打碎任何丧尸的脑袋,但抛飞的弹壳却准确地命中了身边的同学!
“……啊——啊——小室孝!你这到底是在打谁呐?!”
被南部十四式手枪弹出的滚烫弹壳,接二连三地砸中了肩膀和后背,原本正蹲在旁边的地上,用狙击步枪瞄准射击的军事肥宅男平野户田,终于忍不住惨叫着跳了起来,对小室孝怒目而视。
——南部十四式手枪,二战时期日本军官专用配枪,也是一款比歪把子机枪还要更加失败的奇葩。
这玩意儿的设计失败到了什么程度呢?首先是撞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击发无力,容易折断,根据美国大兵的说法,甚至连自杀也无法保证。接着是设计结构极为繁琐——日本工程师把简单工作复杂化的本事,似乎也一点都不比设计出“虎”式坦克的德国人差——保养稍有不善就会卡壳、走火频繁,而且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经常脱落。然后是准头奇差,理论上射程有五十米,实际上十米之外子弹就乱飞。此外,它的穿透力也是极差,根据八路军战士的实地测试,居然连木板门都无法击穿。
所以,即使山沟沟里的八路军穷得没有枪没有炮,也不太愿意使用南部十四式手枪——二战之后,国民党监狱系统曾用此枪处决汉奸,结果在刑场上闹出了连开十枪才打死一个老头的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