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收藏家 > 232 好年景

232 好年景(3 / 4)

有些骄傲地宣布,明年这个利润还可以翻一番。

“风哥,这,这,种菜利润这么大?”胖子看到帐目,也吃惊得说不出话。

在他印象中,种菜能养活那一大帮工人,再赚点小钱,这就满足,可是那巨大的利润,让他感到震惊。

赵风有些感概地说:“是啊,我也很吃惊,一开始还以为是张姐给我开玩笑,可是一看帐本和银行帐户,那钱确确实实在,这才相信,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农场一号的最初功能,就是为洗金打掩护,洗金获得暴利,又想帮助一下官田村的乡亲,于是下意扩大规模,然后又找到张楠,于是农场就开始高速发展。

其实想一下,农场获得暴利,也不奇怪。

首先是租地的成本低,这时大伙都热衷进工厂打工,很少人沉得下心去种田,特别是城郊的农民,他们手里有地,修建一栋房子收租,一年轻轻松就有数以万计的租金收入,谁还想那么辛苦种地?所以赵风的租地成本很低。

然后是肥料,肥料是种地最大的成本开支,但在农场一号,用的是自然肥料,前面有点臭,肥力也一般,张楠加入后,在她的指导下,加入了发酵工艺和除臭工艺,做出无臭味的有机肥,节约了大量成本。

最后就是新技术带来的福利。

新式菜心,以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迅速占领高档市场,成本比普通菜心要便宜,可价钱很丧心病狂是别人的几倍,不仅在花城,张楠在官田村、东北那边也建立分农场,灵活采用合作、包销等方式,快速扩大市场。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否认,郝威暗恋张楠,喜欢替她出谋划策,有时还主动帮她解决一些问题,省下不少经营成本。

于是,光是卖青菜,一年也能赚几百万,也就不再是天谎夜潭。

赵风也见识过这种例子,读书时学校旁边街上,每天都有一个老婆婆推自制的花生糖出来卖,她做的花生糖又好吃又甜脆,很多人喜欢,不少人看到她这么老还出来卖东西,也有同情之心,于是老婆婆的生意很好,每天早上9点多钟出摊,卖到11点左右就卖光,收摊回家。

当时还以为老婆婆可怜,也不知每天能吃饱没,后来才知道,老婆婆的花生糖每块卖5毛,而成本低于2毛,这种糖她每天卖1000块,赶集日能卖三千多块,也就是说,这位老婆婆每天至少赚三百,月入过万。

这时候,普通人一个月才赚800到1500,老婆婆轻松秒杀一大票所谓白领高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