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名钻科普(3 / 4)
鼓励道。
赵风是花城第一个设立微镶部的人,属于首创,这也意味着找不到替代教人的人选,只有自己做师傅,现在微镶部的员工,全是赵风的徒弟。
对于教徒弟,赵风一向不主张填鸭式教育,一直鼓励徒弟多思、多想、多动手,周永贵是一个老实的农村孩子,不是科班出身,入行的时间也不长,一有机会,赵风就向他灌输一些常式。
“应该是越多面就越好吧,切面越多,越容易折射,这样钻石看起来也更漂亮,师傅,我说得对吗”周永贵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赵风并不说对错,而是继续问道:“永贵,我问你,现在切割技术,切面有78面、88面,甚至高达105面,可为什么市面上最流行的是48面、58面的钻石呢”
“这个估计与价钱有关吧,切面越多,工艺也就越复杂,再说大多钻石的克拉有限,要是体积太小,也没必要切那么多面。”
“没错,切工和体积是一件原因,像当年那块库利南钻石,15万英镑买下,但是加工费高达8万英镑,但是多面少面,也要看具体用途,例如放在戒指上或安置在链链中,有多少面积要露在外面、有多大多重、形状还有纯净度都有关系,一句话,就是为了让钻石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这一点急不来,你慢慢学习体会吧。”
“是,师傅。”周永贵心悦诚服的点点头。
对于师傅,周永贵可以用崇拜来形容。
胖子好奇地说:“风哥,你刚说非洲之星,是钻石吗它比这颗什么对了,海洋之心还要大”
话音一落,胖子和邓飞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赵风,明显很有兴趣。
很多有技艺傍身的人,只知这门技艺能赚钱、能养家糊口,但是有什么渊源却很少去追究,说到海洋之心、非洲之星这些举世闻名的钻石,不仅胖子这个门外汉不清楚,就是邓飞也不知道。
不是他们笨,而是钻石在华夏不像国外那样有名气,真正在华夏流行的时间也才几年,再说这个时候还是一个经济资讯相对落后的年代,没有十多年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等到网络时代到来后,那才是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来临。
“杨大美女,你对这些最熟悉,不如你给他们科普一下吧。”赵风笑着说。
这些故事,说起来太长太费劲,还是让杨舒说好了。
在解说方面,口齿伶俐的女生更具优势。
杨舒倒没有推搪,闻言点点头,开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