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郝蕾的烦恼(2 / 4)
和触感。
或者说,找回前世的手感。
练了三天,赵风已经熟悉硬玉的手感,这时那套金刚石刻刀也回到,赵风精神一震,终于可以大干一场。
赵风从保险柜中拿出打磨好的翡翠,这时翡翠已变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可以看作简陋形的发簪,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就是定点。
设计已经做好,定点就是在哪里下刀,一件好的作品,还没动手,其实它的每一个轮廓都在匠人的心中,特别是雕塑型工艺,那叫下刀不悔,不像作画,可以随意发挥,要是写意型画砸了,还可以改成抽象派。
哪边是正面、哪边是侧面、哪边是顶端、哪边是底部,这些早早就要做好准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足足弄了二个小时,赵风这才停手休息一下,再看那翡翠上,已经用刻刀画了很多密密麻麻的线,看起来就像鱼鳞一样,远看去,又像鲜花,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说不定要晕厥。
普通的发簪,就像一支签,简单、俭朴,很多普通的妇人,用的还是木簪,简简单单,一个普通的木匠,一天能弄上百支,绝对没赵风做得这般麻烦。
碰上这么好的材料,赵风肯定不愿马虎了事,刻画这么多记号,因为赵风想用镂空式手法来做这件发簪。
仅是满足日常需要的,那叫用品;能让人看重的,那叫作品;能让人敬重、心生仰慕之意的,那叫珍品,赵风亲自出手,自然要向珍品看齐。
镂空式雕琢工艺是一种传统工艺,它可以使作品更具立体性,对工艺的要求很高,赵风对这种手艺有独到的手法,这次不仅是用镂空法,更是采用内镂空,就是利用各个角度和各式工具,把发簪的内部镂空。
这次材料极品的帝王绿,赵风对此有更大的追求,就是尽可能保护它的价值,别人用内镂空,就是把里面的东西,用切割的方式,一小块一小块掏出来,赵风舍不得浪费,决定以珠子的方式淘出来。
大致的做法是:外面是花开富贵的饰纹,在花纹的表面先是打槽,然后慢慢横着切,这里需要大量用到圆角刻刀和折角刀,还要很大的耐性和极高的技巧。
掏出珠子,怎么倒出是个问题,因为镂空外的花纹很细密,赵风设计是从鸣叫凤凰的嘴倒出。
如果换成难度,这算是雕琢中的s级难度。
有难度才有挑战,有创意才有激情,要成为顶尖的匠师,也要有一颗勇敢、敢于挑战自我的心。
做好准备工作,赵风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