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早朝之前对话右相(2 / 5)
和身体状况都还不错。
所以他已经没有借口再偷懒,今日便是沉珂得愈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杨璟本想着进宫,如今看来也只能参加这次朝会了。
杨璟的府邸乃是秦桧的旧居,也亏得杨璟接手了,以往很多人都到里头去拉野屎,简直臭不可闻,也有人避而远之,更有人说里头有恶鬼之类的。
加上那地方又偏僻,所以杨璟早早就出发,到了皇城这边,官员们都还没来吃早点。
也好在有陈密领着,不然杨璟还真有些无聊。
在小摊上吃了个片汤,当时的片汤可不叫片汤,而叫馎饦,至于饺子嘛,当时是没有饺子这个叫法的,饺子叫馄饨,而真正的馄饨,宋人又叫馉饳。
想起这些名称,杨璟也是脑壳疼,掀开热气腾腾的锅盖,便点了几样,反正一热抵三鲜,再加上让人直逼口水的酸菜等小佐菜,杨璟也吃得满头冒汗。
虽然还没有辣椒这种东西,但又花椒,想要吃辣的,还有茱萸等,酱油之类的也有,吃的方面起码是不会受罪的。
杨璟这厢吃得欢快,御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一些个官员坐着马车牛车,纷纷往皇城这边而来。
当然了,在御街纵马是不行的,但马车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宋朝一直缺马,许多边军都不曾有高头大马,都是一些南方矮马,甚至矮马都少,便只能用牛车,走起来又稳,也多些风雅气。
历朝历代其实对官员的坐骑都有严格的规矩,天子驾六,诸侯驾驶五等等,都是周礼等经典上明文记载的。
古代对官员乘车坐轿都有规定,越矩的话会被监察御史和言官弹劾,不过宋朝士大夫的地位已经两三层楼那么高,皇帝也都比较好说话,这方面倒也不算太严格。
让杨璟没想到的是,除了他之外,最早来到这里的,竟然是年迈的董槐!
这位老相公也着实让人佩服,即便已经是当朝首辅,却仍旧严于律己,堪称文武百官的楷模了。
见得杨璟比自己还早,董槐也颇感欣慰,毕竟他对杨璟的印象不错,早先还曾想着动用自己的关系,让杨璟到国子监里头读书,混个出身。
要知道董槐这样两袖清风的官员,极少为人走后门关系,竟然能够为杨璟破这个例,也足见他对杨璟的赏识。
不过因为杨镇和董登州的案子,他与徐佛对杨璟也产生过误解,后来多亏了杨璟,他和徐佛才保住了官职地位,虽然儿子从此消沉,不再仕途上打拼了,但他对杨璟还是非常念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