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分歧(3 / 4)
从自身利益出发做考量的只有安义辅。他即做过中央军,也做过叛军,对叛军谈不上存在排斥感,他处理问题完全是站在贞西军的立场上,如果对贞西军有利,他肯定会大力支持,如果对贞西军会造成隐患和弊端,他自然也极力反对。
在接不接收广林叛军这件事上,他觉得其中的弊远大于利,己方完全没有必要去这么做。
但现在上官秀不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可以拍板做主,洛忍、詹熊这两个副帅和安义辅这个临时副帅的意见一旦产生了分析,大家就变成谁也不听谁的了。
众人意见不合,商议无果,洛忍干脆也不征求安义辅和詹熊的同意了,他私下里找到从贞东来的广林信使,让其给贞东回信,只要广林一部顺利进入贞中,贞西军必会全力以赴的出兵接应。
信使来贞西时有带着信鸽,得到洛忍的答复之后,他喜出望外,立刻放出信鸽,给远在贞东的广林报信,表示贞西军肯出兵贞中,接应己方的西进。
接到信使的飞鸽传书后,广林长松口气,对东哲更是以礼相待,还邀请东哲做他的军师,以后在贞西军,他也需要有东哲这么一个善于谋略的人给他出谋划策。
长话短说。得到洛忍的亲口许诺之后,广林立刻率领麾下的六万叛军,舍弃掉贞东的地盘,开始举家向贞西迁徙。
广林麾下是有六万叛军没错,但这六万叛军大多都是贞东的本地人,现在他们要去往贞西,也不可能一个人走,大多都是拖家带口,算上家眷,人数可就远远不止六万了,而是有二十余万众,这么多老弱妇孺的迁徙,还要带上锅碗瓢盆、被褥行囊,速度又哪能快得起来。
蒋廉叛军和狄青叛军的先头部队很快就追上了西进的广林一部,与广林军发生交战。
以前,广林军的战力并不是很强,将士们也没有拼死作战的决心,通常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但是在迁徙途中,广林军的六万将士在与敌对阵时,无一人不战而逃,人们无不是舍生忘死的奋勇杀敌,原因很简单,以前作战,他们跑了就跑了,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叛军的军纪也向来松散,可现在他们若是战败溃逃,受难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在他们背后的家人们。带着家眷作战,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将士们坚定一条心,只能死战,无法后撤。
广林军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杀得蒋廉叛军和狄青叛军的先头部队铩羽而归。
蒋廉和狄青一商议,觉得还是得靠史凯文的力量来助他们一臂之力,两人厚着脸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