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伊拉克即将发动战争(3 / 4)
钢柱的形成,获得前所未有的回报。
当然,有很多回报不可能现在就能兑现,就比如说歼82战斗机的改进计划,最少也要两三年才能见成效,至于海军和战略导弹方面的周期会更长,不过与这些长期汇兑支票相比,有一笔短期利息却能够在几个月内看出生效,而这个短期利息不是别的,正是即将拉开序幕的海湾战争...........
“嘉栋,与苏联接洽的事情我早就跟你说过,等你回国后咱们再统一安排,可你.........”
与布京接洽后的第三天,总参二局九处主任曹晓东便急匆匆来到巴格达,刚一来到下榻酒店,也不跟卢嘉栋这个老朋友寒暄,便向卢嘉栋兴师问罪起来,也不能怪曹晓东生气,正如他所说,对苏联接洽其实高层和军方早有统一安排,
他所领导的总参二局九处,正是为了应对苏联国内局势变化,实施技术和人才引进而成立的新部门,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在苏联国内建立起身后的人脉关系,至于相关的进展情况,也一早通知了卢嘉栋,只待他回到国内便启程前往苏联,启动所谓的“双引”计划。
可没想到的是,卢嘉栋竟然擅自做主,在伊拉克这样的异国他乡便确定了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苏联中间人,前天傍晚当曹晓东接到卢嘉栋的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像东北重型工业集团这样的重点军工产业集团的中间人,总参二局九处很早便确定下来,不少都是苏联国内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几个月以来中国方面与这些中间人建立很深的联系,贸贸然更改很难保证对方不翻脸,要知道在当下苏联极具混乱的情况下,这些搞倒买倒卖的“中间人”翻脸比翻书还快,无故将其炒掉被骂两句算不得什么,怕就怕他们会从中作梗,让好好的和做生意就此付诸东流。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有背景有能量的人,既可以作为促成合作,翻过脸当个胡乱搅合的搅屎棍也不含糊,欧洲某国便是最好的示例,他们事项谈好了中间人,可临到苏联之前却中途变卦,换掉原来的中间人,
当时那位被炒掉的中间人没说什么,等到该国代表团抵达苏联之后,那位中间人便处处作梗,使得那个欧洲国家非但没有达成想要的和做生意,中途还被持枪的暴徒抢劫,以致最后整个代表团灰头土脸的离开苏联,曹晓东也是怕不久之后的苏联执行遇到麻烦,才有此一说:
“那个布京我见了,是很沉稳,可职务实在太低,很多敏感东西都接触不到,很难说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就算退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