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隐形战机(2 / 4)
组网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国内性能最高的机动式雷达监测系统,不仅如此,这套雷达监测系统的前身,作为出售给伊朗的改进型红旗2防空导弹的一部分,经历过严酷的实战检验,不但取得了击落十余架敌机的战果,而且还利用波段连续控制法成功的抵御住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行列。"blank">
可既便如此,对于这套雷达监测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却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卢嘉栋还担任万山集团总经理期间,给与当时还是下属企业的中原电子雷达所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在极具发展潜力的相控阵雷达方面,
卢嘉栋给予的投入更是不遗余力,可以说除了一些类似歼轰9、高新机以及模块化火箭炮等必须优先保障的项目以外,万山集团的大部分研发资金几乎全部放到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当中;
即便是经过改制,中原电子雷达所从万山集团脱离,与其他几个极具影响力的军工电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后,掌舵这家军工电子集团的王传琛也没有改变原来卢嘉栋所指定的目标,依然不遗余力的支持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工作。
当然,对于这款极为考验一个国家军工电子综合能力的新式雷达,想要研制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过好在作为担纲这款雷达系统研制任务的钟小沫,早年参与过中国第一款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研制工作,相关的雷达特性以及t\r组建的构成都非常清楚。
只不过由于军工电子水平的限制,在小型化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曾经对此颇感兴趣的空军和海军,也是在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投入中耗尽了所剩不多的耐心,最终为了节约本就不多的军费,不得已终止投入;
如此一来,改进型雷达网只能依靠电子信息集团微薄的投入勉强维持,几年下来虽然进展缓慢,但却依然取得不小的成果,最起码承担目标跟踪和照射的指引雷达,以及低空补盲雷达实现了相控阵体制,
可这也耗费了电子信息集团最后一份元气,毕竟对于这个成立不久的军工集团来说,家底是在太薄,根本不担不起如此庞大的科研经费,要不是有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的介入,估计这套雷达监测系统过不了多久就又得被锁进仓库;
然而即便如此,这组雷达监视系统的先进性却是毋庸置疑的,不说作为经历过实战检验的远程预警的三坐标机械扫描雷达,也不说性能更加精进的低空补盲雷达,单说刚刚研制成功的jyl6目标指引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