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轰然倒下的大师(2 / 4)
杨弘毅并没有在意任文聪的支支吾吾,而是带着满意的微笑点头赞赏着:“这才有点总师的样子,没错,正是因为改进了气动布局,所以才能够在飞控软件上得以简化,要知道鸭~~翼布局虽然能够给战机提供足够的升力,不过这种布局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操纵\配平问题上很难把握........”
杨弘毅就这样以眼前的淡黄色的歼轰9,开始侃侃而谈,正所谓成也鸭~~翼,败也鸭~~翼,万山航空研究所的歼轰9利用鸭~~翼气动布局,的确获得巨大的气动优势,在发动机推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不但有着极好的超音速能力,而且在低空低速性能上也具备极强的优势,
然而俗话说得好有得必有失,鸭~~翼在赋予歼轰9极强的机动性的同时,却也将难以驾驭的操控性一股脑的丢给了歼轰9的研制者们,虽然在这方面,以杨弘毅和魏鸿坤为首的万山航空所的专家们,已经在先前的歼9项目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但依然差得很远,因为类似鸭~~翼布局这种静不稳定结构,先前的积累并不充分,更何况随着歼9几度下马,导致相关研究断断续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理论体系,所以即便能够拿来应用到歼轰9上,可距离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更何况想要彻底发挥鸭~~翼布局的优势,光靠气动外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操纵系统上下功夫,才能让鸭~~翼布局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而原来的机械液压操纵系统,不但满不足不了鸭~~翼布局的一般要求,甚至连正常起飞着陆都无法实现;
只有使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传操控系统,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这便涉及大量的飞控软件的编程程序,不但需要在实验室里完成庞大的计算,还得在技术验证机上做成千上万次的实际测试,逐步修正数据,扩展飞机的性能包线,即使同为鸭~~翼布局的飞机,不同型号的控制率也完全不同,绝无可能原样照搬。
正因为如此,即便万山航空所手中握有法国的电传操纵系统及其配套的飞控软件,但依然无法在歼轰9上得以应用,加之基础的经验不足,飞控软件的控制率便成为万山航空所面前的拦路虎;
其实在这方面遇到瓶颈的不知是中国的歼轰9,同一时期开始研制的瑞典“鹰狮”战斗机也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在后来,这个位于北欧的军工强国,跑去抱美国人的大腿,最终在付出该工巨头,萨博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权之后,换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编写的飞控程序,这才将“鹰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