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DSI进气道(3 / 4)
道的的确确是利大于弊,我跟老魏已经利用风洞和银河计算机验证过了:
首先我们在其中采用“锥形流”乘波设计,总压恢复较高;此次这种流线型的鼓包减小了飞机迎风面的阻力,遮盖了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从而可降低雷达的探测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用这么个简单的鼓包,不但不设计辅助进气门和放气门,而且还能够取消附面层隔道,从而让飞机减重数百公斤,大大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总体来看,这款鼓包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隐形等特点.........”
杨弘毅侃侃而谈,将他与魏鸿坤设计的新式进气道的特点和性能一一讲述出来,卢嘉栋却好像根本没听见杨弘毅在说什么,一直愣愣的盯着都有些口干舌燥的杨弘毅,这让杨弘毅也觉得纳闷儿,心说今天的小卢是怎么了于是话语一滞,也同样盯着卢嘉栋看了一会儿,而后才缓缓的问道:
“小卢,你今天没事吧怎么只盯着我们两个老头子看我刚才说得你到底听没听明白”
“明白,也没明白”
“这话说的,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你等等,我把纸拿出来,给你写几个方程,画几个图画机就明白了.......”
杨弘毅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的公文包拿起来,掏出纸和笔,在上面刷刷的写上两个数学公式,递到卢嘉栋的面前,刚想要开口继续解释,却被卢嘉栋用手按住,旋即难以置信的对着杨弘毅突然问道:
“老杨,你的微信号是多少”
“微信号什么微信号”
这下轮到杨弘毅疑惑了,可卢嘉栋却没管这些,把目光投到魏鸿坤一边,继续问道:“老魏,你的呢”
“我的”魏鸿坤诧异的应了一句,但紧接着便皱着眉头反问道:“微信号是什么微积分的一种吗”
卢嘉栋连连摆手:“不是,不是”
两位老专家有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假话在他们的脸上根本藏不住,也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看着杨弘毅和魏鸿坤诧异疑惑的神情时,胸膛内怦怦跳动的心终于稍稍平静下来,没办法,两位老专家所提出的新式进气道方案实在是太过震撼了,震撼的以至于让卢嘉栋都觉得面前的两个人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要知道,杨弘毅口中的“鼓包”进气道,在后世有个正式的称谓叫做dsi进气道,又名“蚌”式进气道,最初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九十年代开发出来的新式进气道,并成功应用在第四代战机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