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装备论证(2 / 4)
当中说,可以利用更换不同的导引头来实现不同的作战任务”首先提问的就是海空武器装备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梁守业。一开口就直指问题的关键”
“你的可行性依据是什么我们现在是否具备这样的设计生产能力”
“这方面我们已经初步具备”对此。宋晓旭早有准备,赶紧调整幻灯机,将一张经过处理的幻灯片投映在白色的幕布上,随后指着那张图片解释道:
“前不久,我们从英国获取一部分aim7e麻雀,以及agm45百舌鸟导弹的雷达导引头技术资料,经过研究已经初步掌握其中的原理,得益于这几年中原电子雷达所在军工电子领域方面的发展。对其进行仿制应该不是难事”
“大体上,你的这款导弹的设计很吸引人。但是你讲的大多是概念,实质一点的也就是电子设备领域,可是其他方面却没有,既然如此,那我就问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你的导弹总体尺寸不大,应该是加装固体推进剂,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没普及,我想问的是,你怎么办”
问话的人是赵如松,这位严谨的火箭动力学和弹药领域专家,所提的问题最为犀利辛辣,就在刚才,刘亮在设计方案介绍完之后的答辩环节,就被赵如松抛出来的两个问题搞得满头大汗,险些回答不上来。
正是看到刘亮的略显窘迫的模样,宋晓旭在上台讲解之前,就做了各种各样的盘算,并为此临时更改讲解稿,故意留下些许漏洞,意图让细心的赵如松发现并提问,从而让自己在答辩环节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赵如松正中自己下怀,宋晓旭心中甚是得意,不过表面上却没有丝毫表现,依旧沉稳恭敬的回答道:
“赵教授刚刚也说了,国内并没有普及,这就说明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进展,我记得就在前不久报纸上有报道,西北重型化工厂摸索出一整套固体推进剂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而赵教授也在积极推进固体推进剂的试验和实用化的研究,从这两点都充分说明,固体推进剂应该不是我所设计的舰空导弹的障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莫大的助力”
听了宋晓旭的这番话,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赵如松都不由得扯动下唇角,略微赞许的笑了笑,宋晓旭虽然没有点名,但赵如松却知道他话中所说的正是半年前从法国引进的双基推进剂的配方和成套加工工艺。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与攻关,西北重型化工厂已经初步实现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更加良好且安全性更高的htpb高能固体燃料推进剂,只是由于中国化工领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