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军工大师(4 / 5)
础”
“说是基础都有点不恰当,让我看呀,全是支撑未来中工的柱石,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工发展的翅膀,就通过此次与盖奇.信达公司的合作协议,由小卢亲手安上去的”
“这么高的评价”朱海峰万没想到自己的老师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吃惊之下便更是困惑起来,而祝光荣则给自己的学生细细的解释起来:
“咱们就拿最不起眼的mbt70的坦克上的xhm1500传动系统说起,这款传动系统可是比苏联那种粗狂的传动装置先进不止一个数量级,这款装置的特点是可以使传动比无级变化,具备优良的动力性,转向系统为液压转向,属于双流综合传动。
这种装置虽说理论上很简单,在实验室里造出个理论样品也不是个难事,但是大规模生产出符合军用标准的传动装置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的核心关键部件,也是大功率的液压元器件、球塞泵和球塞马达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拦路虎。
要知道按照军用标准,每一个泵的可传递的最大功率为370千瓦,排量达到344毫升\转,转数范围2200~3000转\分,小朱,你是搞冶金材料研究和加工制造的,你说说如今国内能不能造出这样标准的球塞泵”
“这个......”朱海峰先是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他是个技术宅,在某些事情上看问题的角度或许有些偏颇,可一旦涉及到具体技术,他却比谁都看得明白,祝光荣所说的球塞泵的相关数据是极为苛刻的,对材料、精密加工、设备整合都需要极高的标准才能完成,别说是当下的中国,就是比之技术高几倍的苏联也为不能加工出如此苛刻的球塞泵出来.......
“可是小卢却通过此次与盖奇.信达公司的协议将整套加工工艺和材料制备工艺全部引进过来,仅仅通过这一项引进,国内的活塞泵、齿轮精细的加工、液压综合系统将完成一次跨越式的升级,从而带动冶金、化工、材料、汽车制造、精密加工的相关行业的跟进,以至于带动整个军工制造领域的提成”
“原来......原来.......原来......”朱海峰闻听祝光荣的话,可谓是震惊不已,他万没想到卢嘉栋并不是在搞什么保守主义,而是在下一盘庞大的产业升级的大棋局,也正因为如此,得知真相的朱海峰惊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而坐在他旁边的祝光荣却没有停下说话的节奏:
“而这只是一个传动系统,mb870ka500柴油发动机整体制造技术和工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