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经验欠缺的困境(3 / 4)
研究,从中也的确得到很多启发。
就连徐源也是一样,虽说他对生产制造和相关工艺不了解,可作为坦克机械化集群的指挥者,且有着在北方重装军中与苏联装甲集群对峙的经历,徐源对坦克的研究和熟悉也是要优于常人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眼就看出火力打击系统设计草案中存在的问题。
“也不能说他们没有去认真学习”徐源话音刚落,卢嘉栋便拿着水杯走到徐源的面前,将甩在桌子上的那份设计草案文稿翻了两页,指着上面的设计草图继续说道:
“比如说火炮的后坐系统、抽烟装置、热护套装置,还有最重要的膛线,老齐他们都是借鉴了酋长式坦克所装配的l11a5型120mm线膛坦克炮,只不过........”
“只不过,还是太保守了些”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徐源便把话头接了过去,虽说他对类似后坐系统、抽样装置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但他对火炮的指标数据却是极为明了,尽管齐俊文主持设计的的新式坦克炮在结构和重量上比部队装备的坦克炮有着明显的改善,
可在炮口初速、最大膛压、最大射程以及穿甲威力上,照比69式所配备的115mm坦克炮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徐源才会如此肯定的说出这句话来,卢嘉栋对此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合上那份设计草案:
“老齐还是对坦克不了解呀”
“何止是老齐”徐源一边拿起暖水瓶给卢嘉栋和自己的茶杯蓄水,一边无奈的叹道:“中原电子雷达所的老钟,滇南厂的郭志鹏,桂南厂的老郑,对坦克都不了解,说来说去,还是材料所的秦景斌还有湘南特钢厂的朱海峰了解一些,可他们俩也只是了解十几年前的老式坦克,对于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的潮流也是不甚了了.........”
徐源继续说着,听起来像是在拉流水账,不过经过多日的了解卢嘉栋也知道,这就是徐源的风格,在某些重大决策之前,会把所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列举出来,从而权衡利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前领军打仗是如此,现在的领导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也没有改这项习惯成自然的作风。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并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的听着,毕竟此时的卢嘉栋也需要找到弥补现有不足的办法,不然的话,整个新式坦克研制计划有可能半途而废不说,自己费尽心力联合起来的生产联合体也会就此分崩离析,最关键的问题是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
“我们面对的困难虽然不少”卢嘉栋一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