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签署协议(3 / 4)
以,对巴基斯坦出售坦克并不是问题,能多赚钱的事情没人会认为是问题,反而觉得是件好事,至于在巴基斯坦建设坦克生产工厂也不是什么大事,十多年前中国在阿尔巴尼亚等国援建的厂子多了去了,那个时候可都是无偿援助。
然而现在巴基斯坦可是拿真金白银来还,怎么算都是笔划算的买卖,反正当年建设三线时经验都还保留着,建厂的事情对某些国家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但对中工人这样地地道道的专家来说,却是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可事情的关键是,巴基斯坦所需要的坦克,并不是中国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也相对成熟的59式和62式坦克,而是新式高性能主战坦克,在这方面,中国虽然从没停止过探索和研究,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巴基斯坦的新式坦克能够顺利的完成呢正因为如此,中国方面对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新式坦克可谓是顾虑重重。
而卢嘉栋就是要做通国内的思想工作,在他看来,研制新式坦克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响应的技术储备的,不管怎么说,中国已经连续生产近二十年的59式坦克,新式坦克的研制工作也从未间断过,早就将坦克的研制制造吃透了,并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科技工作者,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几个关键性的配套系统。
然而这两座大山在卢嘉栋的眼中,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先进的设计思想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相关的实物,卢嘉栋相信掌握先进思想对于国内那些技术底子扎实的专家们并不是难事,至于诸如大功率发动机、车辆观瞄系统、高性能火控系统等中国弱势领域。
可以借助巴基斯坦的手寻求外部援助,进而引进到国内,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对这些短板加以研究和学习,进而开发类似的国产型号应用于国产新式坦克上,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只是卢嘉栋的设想是好的,但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于是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卢嘉栋彻底成了空中飞人,在伊斯兰堡和北京来回的飞来飞去,再向谭斌、刘浩田汇报具体方案和规划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类研讨会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甚至还在老首长那里做了两次情况汇报,最后还是在小平同志的首肯下,由老首长直接拍板将此事正式确定下来.......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政府小礼堂内金碧辉煌,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和磋商,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关联合研制新式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