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性能(2 / 4)
,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射击速度,尤其是火炮最开始急袭时的射速”
“哦”王传琛话音刚落,郭青山便皱了两下眉头。然后不解的问道:“王主任,这款火炮为什么偏重火炮最开始的急袭射速呢”
听了郭青山的问话,王传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并不是王传琛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如果让他说一说纯战术的应用确实没问题,但新式火炮强调这个指标除了战术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
而在这方面虽然也明白,但想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却不是很容易。要知道郭青山并不是搞技术的,而是名职业军人。所以解释的内容既要说得透彻,有得让不了解技术的人听得明白,这确实很有些难度。
正因为如此,王传琛只能先在脑海中组织些自己容易理解的语言,然后讲给郭青山听,可从郭青山越皱越紧的眉毛可以看出。王传琛的解释并没有让郭青山理解,就在这时刚刚听取完数据汇报的卢嘉栋也走了过来,王传琛见此赶紧把卢嘉栋拉过来,而后笑着说道:
“小卢,你快给郭参谋长解释下。咱们的新式火炮为什么强调急速射速”
“这个.......”被王传琛突然拉过来的卢嘉栋还没做好思想准备,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站在他对面的郭青山确是个十足的急性子,见卢嘉栋微微发愣,不由得急切的说道:
“是呀小卢,你快说说,为什么非要强化急速射速”
听了郭青山的话,卢嘉栋这才反应过来,于是便面带微笑,对着郭青山和钱爱民解释道:“主要还是根据以往炮兵作战的毁伤数据统计,提出这个战术指标的”
“炮兵作战的毁伤数据”
“没错”望着一脸不解的郭青山,卢嘉栋肯定的点了点头:“在研制这款新式火炮前,我们调取我军在历次战争中炮兵应用的经验和毁伤效果,并对几次我军大规模炮兵应用作战的经典战例进行了仔细研究,并结合一战和二战的炮兵使用经验和毁伤情况,然后综合这些数据借助省计算机中心的大型计算机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一个结论”
卢嘉栋这番话刚说完,郭青山便睁大眼睛,迫不及待的问道:“什么结论”
“我们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战场上火炮的毁伤效果中,80的有生力量伤亡是由前1015秒的急速射击造成的,此后就失去了射击的突然性,有生力量就会就近隐蔽起来,站立的人员也会尽快卧倒,毁伤效果也会大大降低不仅如此,有时甚至会遭到敌方反炮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