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铸辉煌(求月票)(2 / 4)
陈震和高兴华的认可,就连已经公开身份的曹晓东也觉得卢嘉栋的“三不”原则是最合理的处理办法。
就这样。这场基于对外军售而缘起的于无声处的斗争,就如同一阵细弱的微风,在看似不经意间匆匆略过,与普通人来说都不会轻易觉察其中的微弱的变化,就更别说偌大的万山厂了。
在这段时间内,万山厂自始至终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劳动服务公司的自行车产量可谓节节高攀,整个车间更是加班加点的连轴转。可即便如此,生产出来的自行车也是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在卢嘉栋的规划下,万山厂将自行车可谓做到了极致,除了传统的28横梁自行车外,万山厂还根据不同消费人群,陆续推出针对女士的小巧精致的斜梁自行车、针对年轻群体的轻便简洁的快速自行车、还有针对追求时尚群体的特制自行车,甚至还推出了专供儿童使用的三轮小自行车。
如此一来。万山牌自行车在市场中隔断时间就会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而消费者对万山厂牌自行车的追捧更是持续走高,每一款新车型的上市,都会引起消费者的轰动,未能求得一辆万山牌自行车。消费者们不惜熬夜在百货门外排队等候,一扫而空的抢购风潮更是在各地的国营百货频繁上演。
以至于这些百货不得不在万山牌自行车展位上增加人手,只不过这些增派人手并不是为了引导促销,而是维持正常的秩序,因为消费者对万山牌自行车实在是太疯狂了
面对热度如此之高的万山牌自行车,各地的百货经理们哪个也不想把“断货”的牌子挂起来,于是众多百货的采购科长和采购员在他们的百货经理的严令下,前赴后继的奔赴三林。
负责万山牌自行车任务定制和销售的三林市工业局瞬间人满为患,各地的采购科长和采购员为了多要些配额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讲条件、攀关系、认老乡,甚至还有采用膏药战术的。
反正所有的目的就为了一个,那就是多拿一些万山牌的自行车,而面对各地采购人员的疯狂行为,三林工业局的领导常常不胜其烦,但又对万山牌的热卖而感到分外高兴。
而在这样痛并快乐的矛盾中,工业局的领导们最终还是选择快乐,当然对于带来滚滚利润的万山厂,无论是工业局还是三林市政府都给与全方位支持,在这样的政策倾斜下,万山厂在基本原材料供给方面可谓是十分充足。
万山牌自行车的大卖,让广大万山厂干部职工可谓是信心倍增,都觉得沿着自行车这条路走下去绝对是个康庄大